【藝壇盛會】梅樹月藝術節祭 丹青 |2019.04.16 語音朗讀 28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丹青圖/丹青圖/丹青 文與圖/丹青 國內縣市現多有固定的節祭活動,如宜蘭的「綠色博覽會」、台北的「杜鵑花節」或屏東的「鮪魚季」等等,但這些多由縣市政府出面主辦,也多以宣傳觀光為主。 大概只有三峽的「梅樹月」,是由地方上的藝術團體及一群文史人士所號召舉辦,並且是一個有意義的地方藝術節慶活動,到今年,已進入第八個年頭了。 「梅樹月」是由三峽的「李梅樹紀念館」在二○一二年所發起,這年三月,該館為增進鄉里及國內民眾對三峽及國寶級畫家李梅樹先生藝術成就的認識,特別與在地四個獨立經營的藝文展場,以及十四位當地藝術家商量、合作,首度舉辦「梅樹月」藝術節祭。 李梅樹(1902. 3. 13~1983.2.6)是出身於三峽的著名美術家,與陳澄波、黃土水等台灣藝術家同期,作品曾入選「台展」,其畫作以呈現台灣鄉土民情聞名。與其他畫家不同的是,李梅樹對地方事務亦頗關注,日據時代就曾擔任過三峽庄的議員,戰後亦曾多次當選台北縣議員等職位,對推動三峽建設頗有貢獻。但他著名的是自一九四七年起,以西畫家的身分長期擔綱、主持家鄉的信仰中心──三峽祖師廟的修復工作,奉獻心力直到他一九八三年過世為止。他的努力,使祖師廟彷彿成為集眾家美學於一身的美術館,重寫台灣建築藝術史,並於二○一八年獲得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由李梅樹後人於一九九○年成立的「李梅樹紀念館」,除了紀念李梅樹的貢獻, 展示其生前作品、文獻外,對推廣地方藝術風氣、培養當地藝術人才等亦著力甚多。「梅樹月」活動便是在二○一二年,為讓地方藝術團體更能有呈現作品的機會,順便帶動三峽觀光人氣而開始辦理的節祭。每年固定選在三月中、下旬(李梅樹誕辰月,也是梅樹盛開的月分),到四月下旬間舉辦,並與地方藝術團體或學校等合作,在三峽各機關、學校、老街、巷弄、祖師廟廣場等地方,展示李梅樹及當地藝術家或中、小學生的畫作或攝影作品等;李梅樹紀念館並 於當月免費開放參觀,更有專人導覽,還舉辦各種專題講座等活動。 「梅樹月」舉辦八年來,每年活動主題或據點及參與藝術家雖不同,但已為三峽小鎮帶來濃厚的藝術氛圍及人氣。以今年三月十六日至四月二十八日的「梅樹月」為例,便以「韶光荏苒」為主題,有三個主展區,分別是: ❶台北大學圖書館前草原的「眾神的國度」展,分別展出四十幅李梅樹主持祖師廟重建計畫所留下的廟宇設計圖稿,以及二十一幅畫家及民俗專家李乾朗的手繪經典廟宇古蹟建築圖等。 ❷祖師廟埕廣場的「鏗鏘歲月──三峽祖師廟重建影像紀事」展,以三十二幅廟宇重建過程的黑白影像紀事大型輸出照片,重現當年在木石塵屑飛揚中建廟的鏗鏘歲月;照片內容包括了祖師廟尚未重建前的舊貌、施工情形及不同階段的樣貌;木雕、石雕師傅們埋首作業的情形;以及李梅樹督導雕刻師傅、畫家當場揮毫;中殿上梁典禮、迎回祖師爺神像等歷史鏡頭照片,皆是難得一見。 ❸李梅樹紀念館的「百年對語──油彩與丹青的邂逅」展,是跨海分別自日本及美國洽借日據時期對台灣美術教育頗有貢獻的日籍東洋畫家鄉野古統的作品,也邀請當年的「台展三少年」林玉山、陳進、郭雪湖等台籍前輩東洋畫家作品,與李梅樹作品共聚一堂,探究台日之間的翰墨因緣,也讓民眾回顧台灣近代美術的發展軌跡。 李梅樹曾說過:「富貴浮雲,藝術千秋」,「梅樹月」就是期望透過系列的展覽,以歷史來串接地方的記憶,用藝術淬煉時代的雋永,我們期待它賡續舉辦下去,而政府及地方民眾也能支持、熱心參與這私人團體主辦的藝術節祭。 前一篇文章 【石齋夜話】許金發偏鄉築夢 下一篇文章 【遨遊藝事】布拉格東方咖啡館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8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島嶼拼圖】關西分駐所所長宿舍 【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飛天藝術【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下)【優游藝林】屬於梵谷的亞耳【書藝心語】給人留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