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林立浩
01
陳玉慧是台灣女作家、編劇,從去年開始,她多了電影導演的身分,以新片《愛上卡夫卡》入圍了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亞洲新人獎的最佳編劇項目。全片以女性視角切入,述說女孩的成長故事。希望藉此片告訴大家:
「女孩的人生,不是只能靠愛情而活。」
02
2003年,知名歌手林俊傑於台灣發行個人首張專輯《樂行者》,與流行音樂結下不解之緣。至今他總共發行了13張專輯,在2014年更獲頒台灣金曲獎「最佳男歌手」,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第一把交椅。而他對流行的定義是:
「流行是當一個東西被很多人肯定的時候,它就變成流行。而不是繼續做已經流行的東西,那不是流行。」
03
Anjana Narain是國際大藥廠GSK台灣區的總經理,也是台北市英僑商務協會董事,她曾在美國、印度等國家工作與生活,針對許多嚮往跨國跨文化工作的年輕人,她建議:
「有的時候我們出國,是想接觸不同的文化,但我們可以先問問自己,我們所在的土地也有多元文化,對這些文化,我有足夠的關懷嗎?」
04
日前在嘉義縣朴子市第二市場,有一名擺地攤賣蒜頭及薑的少年陳佑安。他從國中就幫阿公阿嬤叫賣,當地里長楊石旭前往關心,問他:「需不需要幫忙?」陳佑安露出心滿意足的表情說:
「無論再怎麼辛苦,阿公阿嬤都會給我溫飽的三餐,這樣就夠了!」
05
高雄市六龜區是台灣最大原生山茶區,青農劉士輔以六龜山茶研發野蜜紅茶,奪下去年「食品界米其林」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所(ITQI)風味絕佳獎2星獎,為傳統茶葉找到新出路,成為台灣之光。他在受訪時,自信的表示:
「只要堅持做對的事,一定會被世界看見,這就是台灣人的精神。」
06
知名紀錄片導演、前《天下雜誌》資深攝影林麗芳,在攝影作品《林麗芳影像之旅》,寫下拍攝安尼(藏傳佛教比丘尼)的緣起,集結1999到2015年、前後18次進出印度的影像紀錄。談到自己對中年的人生瓶頸,她說:
「中年人特別需要『把壞日子過成好日子』的能耐。當事情不能改變,就轉念改變自己,盡量將生活過好。」
07
楊海銓是新加坡、中國大陸飲料品牌的技術總監,在手搖茶飲界頗具知名度,他創立的「楊海銓餐飲創業補習班」,至今海內外學生超過上萬名,輔導過世界各地的餐飲品牌,更超過300個。楊海銓說:
「我就是要成為創業者的後勤支援,面面俱到幫創業者走對路。」
08
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年輕女子,在懷孕18周時得知寶寶罹患罕見疾病,但她仍決定把寶寶生下來,捐贈器官給其他同樣受病痛折磨的孩子,無私的決定也成功拯救另外兩個年幼生命。她說:
「儘管捐出自己孩子器官是很困難的決定,但對其他生命可以產生重大影響,這些生命因此能有重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