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兒童節前夕,學校都會送給小朋友禮物,慶祝屬於他們的節日;而貼心的總務主任也總會事先調查孩子們最想要什麼樣的禮品,當然每個孩子想要的東西五花八門,但以絕大多數小朋友喜歡的禮物為主;沒想到今年收回問卷時,竟然發現有不少孩童寫出:「好想有個溫暖的家。」讓老師們為之驚訝不已!
在我們老師們再進一步追問下,始知所謂「溫暖」的背後原因,有的是父母離婚,成了單親家庭,爸爸或媽媽為了養家活口,拚命賺錢,無暇照料或有多餘時間陪孩子;有的是因常被父母或親友虐待,痛苦不堪。
看到孩童內心的渴求,讓我們老師深覺惶恐與不安,惶恐的是:如果不謹慎處理,這些孩子將因家庭缺乏溫暖,日後走向極端;不安的是:將來他們長大後,是否會因父母與親友對待他們不當的行為,產生報復的心理,對於社會治安必形成一大隱憂。
為防範於未然,教師取得共識:加強與家庭的連繫與溝通,除在家庭聯絡簿上,寫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尤其是有反常行為出現時,請家長務必妥為處理。
另外,利用周末舉行家庭訪問,告知父母須善待孩子,了解兒女的需求,勿動輒責罵體罰,有空多陪陪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劉錦得(彰化縣/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