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之道

文/星雲大師 |2019.03.31
2632觀看次
字級
主持人/覺培法師 圖/人間社

文/星雲大師

主持人/覺培法師

中國古來聖哲、賢人,均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像顏之推《顏氏家訓》、朱柏《治家格言》,甚至曾國藩的《曾文正公家訓》等,都被認為是讀書修身、治家之道的寶典。佛陀時代,須達長者娶嫁媳婦、女兒,對象希望是有同樣信仰的佛教徒。還說:「沒有皈依三寶的人,請不要投生在我的家庭裡。」可見,以信仰傳承也是一種治家之道。主要「治家之道」有哪些呢?

第一、妻女無妒則家和

俗語云:「一個廚房容不下二個女人。」其實,家庭裡的妻、女、姑、嫂,相處之道要彼此「跳探戈」,對方進一步,自己就退一步,和平禮讓,恭敬淳謹,不要嫉妒、多生是非。因為嫉妒如火,能燒毀一切。所以家庭的最大道德,就是不要相互嫉妒,這一個家庭自然和諧。

第二、兄弟無偏則家興

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思想、意見、看法,要合於中道,不要太過偏頗、執著。更不能為了爭取家庭中的地位、財產,而演出兄弟鬩牆的不幸事件。所謂「苦瓜雖苦共一藤,兄弟雖愚共一心」,兄弟團結無偏,家庭才能興隆。

第三、上下無縱則家尊

家庭中,無論長輩、晚輩不可縱情縱欲,要依理遵法,家庭才會有尊嚴。曾國藩在朝為官,權重一時,卻經常關心家中兄弟、子姪的生活情況。他特別寫信告誡大家,不可流於「驕」、「佚」,因為「驕、佚」是敗家之道。因此,一個家庭要有尊嚴,必須上下無縱。

第四、嫁娶無奢則家足

婚姻嫁娶是家庭的大事,難免慎重其事。所謂:「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人品的良好端正,才是重要,至於禮節,則不可太過奢華、浪費,家庭就會富足。

第五、農工無休則家溫

農工之家能勤於耕作、勞務,不懶惰、不懈怠,家庭自然溫飽無缺。現今的工商社會,也不一定指農工之家,只要從事正當事業,都要勤勞勉力,你不遊樂、不偷懶,就不怕經濟不景氣,即使開個小麵攤,都能夠讓家裡的大小衣食溫飽。

第六、祭祖無忘則家良

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是子孫對先人懿德的緬懷紀念;有時也會遇到鄰居、親友喪祭之事,這時也要適時協助、給予慰問。一個家庭,不忘記祭祖之誠、不忘失喪祭之禮,必定是一個良善的家庭。

「治家之道」有六點,不可不知:
第一、 妻女無妒則家和。
第二、 兄弟無偏則家興。
第三、 上下無縱則家尊。
第四、 嫁娶無奢則家足。
第五、 農工無休則家溫。
第六、 祭祖無忘則家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