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南亞經濟快速崛起,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南韓、日本、美國均紛紛前進投資,其中越南近年的表現,不但獲得國際大廠認可,越南整體經濟成長也躍升東南亞第一,成為外資眼中的新興投資國家。
根據越南官方資料,越南二○一八年的經濟成長高達百分之七點○八,勝過中國大陸與東協諸國,一時間越南成為外資與各國政要關注的焦點。
開放、靈活是越南政府招商引資成功的條件之一,越南從一九八八實施經濟改革開放後,開始大力向外資招商,二○○七年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日本與南韓電子大廠紛紛到位,不但是科技業者的寵兒,越南政府善用等距外交的模式,成功與二十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同時也成功加入由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與中國大陸領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雞蛋不能放置在同一個籃子中,成為越南政府的經濟原則之一。
以越南的國情資料顯示,由於擁有近億的總人口數,將近八成的人口在三十五歲以下,與日本、台灣、南韓甚至大陸相比,人口紅利優勢是越南的成長動能之一,加上越南年輕一代勇於消費,著名的蘋果手機、賓士汽車成為越南當地人的首選。
在強權環伺下,選擇與美中維持和平來往。舉例而言,今年二月美國總統川普選擇在越南舉行「川金二會」,不但兼顧外交顏面,更讓美國總統大讚越南,在經濟與軍事的政策上,選擇靠近越南,增加美國的雙重籌碼。
由於越南地形狹長,自古以來分為北越、中越與南越,為平衡政府執政成效,政治上雖由越南共產黨統治,但在職務畫分中,總書記、總統與總理由三個地區產生,不但兼顧平衡發展,更能與民眾貼近,了解民意所需。
雖然越南非民主國家,但基於國家發展、經濟需求與民族尊嚴,越南政府效法當年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開放政策,透過低廉的勞力、土地與水電吸引外資進入。
在意識型態上,越南的確曾與大陸發生「中越戰爭」,也和美軍爆發過「越戰」,縱然歷史痕跡仍無法完全抹掉,但越南政府認為經濟發展重於一切,在高舉經濟富國的口號下,正式成為東南亞的一顆閃亮鑽石,持續吸引願意赴越投資的國家與廠商。
相較於台灣,雖然整體的經濟動能、社會條件遠優於越南,但台灣長期陷入統獨之爭,在意識型態凌駕於經濟專業的同時,台灣不但早已失去吸引外資進入,傳統上台商優先投資中國大陸的趨勢,逐漸轉移投資越南。
從越南成功的例子來看,不但給予我國當頭棒喝,也再次證明意識形態非治國之道。
嘉山(嘉義市╲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