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世昌(資深媒體人)
再過幾天的四月一日,是日本歷史上重大的一個日子。這一天,日本政府官房長官菅義偉將宣布新的日本年號,啟動日本改朝換代的序幕,接著在五月一日時日本新皇德仁即將繼即位,成為日本第一百二十六代天皇,也結束了日本史上首見經濟崩落、天災頻仍等多災多難的平成三十一年歷史。
日本全國正興高采烈的迎接這個重大日子。除了日本政府宣布,將自四月二十七日起全國十連假之外,主要是這次的改號,與過去昭和時代結束時,老皇駕崩後,才由新皇接任的情況不同,明仁是以年老體衰無法擔任天皇的大任為由退位,讓他的兒子德仁接任皇位,這也是日本二百年來,再一次現任天皇的生前退位。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從對國民生活的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的觀點來看,政府會在四月一日先宣布新的年號,然後在新天皇即位時正式改元。」這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在繼承皇位前的改元,沒有了國喪的悲戚,日本民眾自然欣喜萬分。
戰後的日本在美國主導下制訂的憲法,採「象徵天皇」制。這個制度保留了日本二千多年以天皇為政治中心的體制,防止了戰後的局勢混亂,皇室沒有政治實權,也避免日本二戰前以天皇為中心的軍國主義再度發生。
雖然沒有實權,天皇還是有許多的「國事行為」必須要進行。譬如說,對外他代表日本,所以舉凡外國使節的到任呈遞國書,都要由天皇親自主持,外國元首到訪他也要出面接待,日本內閣官員的任命,也要由天皇授命,其他如日本傳統節日的大嘗祭,每年稻作收穫時向神祭拜,以及下田插秧等,都是他的工作之一。另外,在天災發生時,例如平成年間的阪神大地震、福島地震核災等,天皇都要到災難現場視察,慰勞受災的民眾等,工作之繁重,外人很難體會。
明仁以八十五歲的高齡,還繼續他的工作,讓他深覺得力有未逮。二○一六年,明仁先向媒體表達自己生前退位的意願,震驚了日本全國,接著他透過電視向日本國民表明,因身體原因恐怕難以履行天皇職責,委婉的流露出希望提前「退位」意向,引發了日本國內保守派與改革派間的論爭。
歷經漫長兩年多時間的討論,安倍政府終於決定在今年五月一日改元的方針。安倍首相說:「日本政府將傾全力做好歷史性的皇位繼承,並且今年又是日本第一次舉辦二十國(G20)峰會,將趁機向國際社會宣示日本將走向後平成之後的新時代。」其實,日本明年將舉辦東京奧運,屆時由日本年輕的新皇德仁宣告奧運的揭幕,對日本何嘗不是個走向新時代的里程碑。
民眾們最期待著十連休假期的到來。日本每年在四月底五月初,有一個星期的「黃金周」假期,不過那是跳著休對工商活動的影響不大,這次完全的十天連休,給日本的衝擊不言而喻。日本現在明顯的人手不足,許多企業都用派遣人員,十連休造成派遣人員的收入減少,服務業則因為突然的假期,在人手的調派上產生問題。
公家機關十天歇業,則婚姻、出生、死亡等的登記,大幅受到延遲,醫院的緊急醫療也受到影響。更嚴重的是,全世界的金融市場還持續運作,只有日本完全歇業,一些學者警告說:「五月時日本出現了漫長空白後,日本的市場規模縮小,東京證券市場將出現地盤下沉的危機。」
無論如何,日本的平成年代即將結束,改元後的日本,民眾們希望會是平穩而安逸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