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吃錯了 小心疾病上身

 |2019.03.28
252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人一天要吃三餐,若要維持身材,晚餐被認為應該要少量吃。事實上除了減重,晚餐也與其他疾病息息相關。營養師崔晶恩指出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就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晚餐吃錯了,很多疾病就會找上身來。

一、肥胖

據統計,百分之九十的肥胖者由於晚上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活動量小,能量消耗低,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積月累也就形成了肥胖。

二、糖尿病

長期晚餐吃太飽,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容易加速老化,進而引發糖尿病。晚餐若進食太多高蛋白、高油脂和高熱量食物,會刺激肝臟製造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形成高血脂,也極易形成脂肪肝。

三、腸癌

晚上若吃太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消化,在腸道細菌作用下,產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使得腸壁蠕動緩慢,延長有毒物質在腸道停留的時間,增加腸癌風險。

四、尿結石

人體的排鈣高峰期在晚餐後四到五小時,若晚餐吃太飽,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已經進入睡眠,於是尿液不能即時排出體外,導致尿中的鈣不斷增加,形成結晶體,長期積在體內就會形成結石。

五、高血壓

晚餐內容若偏葷食,加上睡眠時的血流速度減緩,大量脂肪沈積在血管壁上,使得小動脈和為小動脈收縮,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使血壓突然升高,也加速全身小動脈的硬化過程。

六、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

晚餐若以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為主,會引起高膽固醇,並在動脈壁堆積起來,成為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原因;另一主因為鈣質沈積在血管壁內,晚餐美食、飽食和太晚吃飯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

七、急性胰腺炎

晚餐暴飲暴食,加上飲酒,極度容易引發急性胰腺炎,嚴重發病者甚至會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八、失智症

若晚上吃太飽,睡眠時胃腸、肝、膽、胰臟等器官還在運作中,使得腦部不能休息且血液供應不足,進而影響腦細胞正常代謝,加速腦細胞老化。據統計,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餐的美食家,在老年後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機率會罹患失智症。

九、睡眠質量

晚餐吃太豐富太多,容易造成各器官在睡眠時不斷地工作,並傳遞訊息給大腦,使大腦時鐘處於興奮狀態,進而造成多夢、失眠,長期下來會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

超過晚上8時 最好別進食

晚餐最佳時間是下午六時左右,晚餐後四小時內別睡覺。晚餐少吃睡得香,具體吃多少依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個人的需要而定,以自我感覺不餓為主。

晚餐千萬不能吃飽,更不能過撐。晚餐的時間最好安排在下午六時左右,盡量不要超過下午八時。下午八時之後最好不要再吃任何東西,飲水除外。並且,晚餐後四個小時內不要就寢,這樣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