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皇帝大 動物園「御膳房」菜單大公開 文/蘇林 |2019.03.24 語音朗讀 35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有時會視情況把水果切成適當的小塊,讓大群飼養的動物們有較為均等的採食機會(松鼠猴)。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動物在肚子餓、沒其他美食可選擇的時候,還是會把蔬果外皮一起吃掉的喔!(黑猩猩品嘗茭白筍)。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保育員在備餐時,不會刻意把蔬果的皮除掉,並盡量保留食物的原型餵給動物(台灣獼猴享用大黃瓜)。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新鮮的尤加利葉最好吃了!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動物米其林餐廳著重的並不是烹調技術,而是食材的天然品質(家驢)。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為妥善照顧眾多的野生動物,動物園裡大大小小的廚房全年無休。圖/台北市立動物園餵動物吃東西,是保育員最喜歡跟動物互動的方式。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收集了滿滿一車的狼尾草之後,立刻就推過去讓河馬們享用。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河馬們都非常期待有下午茶可以享用的日子!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文/蘇林 民以食為天,從古迄今,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每天非得關注的事情總離不開「吃」,就連動物們也不例外! 在清朝宮廷劇中,專門管理皇帝、后妃及宮中其他皇室成員餐飲及典禮宴食的單位,稱為「御膳房」,除此之外,紫禁城內大大小小的宮院裡,依照各妃嬪的等級,也都有各自規模不等的膳房。 廚房不比皇宮遜色 台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提供園內三百多種動物、二千多隻個體的飲食,在廚房的編制上,規模似乎不比皇室宮廷遜色。像是園內專責統整採購、配給、冰存、製作猴米糕、蒸煮蛋、刨紅蘿蔔和地瓜籤等食材的「調配室」,功能就好比是「御膳房」一樣。而分布在各個館區內的小廚房,則會為了滿足動物們的口腹之欲,由保育員依據各種動物在野外的食性,調配專屬的「野性配方」,讓牠們吃得津津有味又健康! 為了妥善照顧眾多的野生動物,台北市立動物園裡大大小小的廚房都是全年無休,每天到了備餐時間,動物廚房內此起彼落的聲音,總是特別容易讓路過的人產生各種聯想!為了滿足遊客的好奇心,台北市立動物園特別在兒童動物區裡設立一處開放式廚房,每天下午一點四十分至二點二十分(前後約三十分鐘),民眾可以在廚房外,親眼目睹保育員為動物們張羅餐點的過程。 動物食性需求多元 除非遇到年節或動物明星生日,保育員會巧製年節菜色或蛋糕造型的雜糧餅派,幫動物營造過節的氣氛,一般平日多會依據動物不同的營養需求,為牠們準備新鮮蔬果、牧草、猴米糕、雞蛋、麵包、營養添加物、肉品、鮮魚、大骨及飼糧……等多元食材,不但經常更換菜單,甚至會貼心的為動物準備「下午茶」點心,讓動物吃得健康也吃得開心。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由於每種動物的食性大不相同,必須考慮個體採食的習慣,所以光是一根紅蘿蔔就有各種不同的切法,例如靈長類的褐狐猴、環尾狐猴及黑冠松鼠猴等,可以用手拿著食物一口一口啃咬,所以食材大多切成直徑四公分左右的塊狀,而食蛇龜的嘴巴小小的,加上特別的挑食,專門撿香蕉及麵包蟲吃,青菜則是理都不理,因此保育員只好費工地將牠的食物全都切成小丁拌勻,這樣食蛇龜就會乖乖的把蔬菜全部吃下肚。 吃水果不必吐果皮 除了蔬菜,「多吃水果,有益健康」,香甜軟Q的果肉人人愛,但動物吃水果時,是不是也要剝皮呢? 原則上,動物跟人類一樣,喜歡香甜軟嫩的果肉,不太喜歡粗硬苦澀的果皮,有些動物尤其不喜歡柑橘類的果皮,但其實,水果的外皮也大多是可以吃的,動物在肚子餓或沒其他美食可選擇的時候,還是會把果皮一起吃掉。 又香又甜的水果是靈長類動物的最愛,動物園會為牠們準備各式水果,包括:蘋果、芭樂、柳丁、西瓜、木瓜及季節限定的柚子與葡萄等……並依照不同物種個體每餐的份量分配。 甜度愈高愈受歡迎 野生動物食性迥異,但一般來說,保育員在備餐時,不會刻意把水果的果皮剝掉,並盡量保留水果的原型餵給動物。但有時會視情況把水果切成適當的小塊,讓大群飼養的動物們有較為均等的採食機會。 保育員觀察發現,水果大多會被吃得乾乾淨淨,而且甜度愈高的水果,動物們愈愛吃。靈長類動物跟人類一樣,喜歡吃果肉的部分,不喜歡吃果皮;可是在沒有其他美食挑選的時候,還是會把果皮拿起來啃一啃、嚼一嚼,當作嘴饞時的小零食。 胡亂餵食有礙健康 台北市立動物園曾接到民眾提問:「動物連皮吃水果,會不會有農藥殘留?」動物園的答覆是:動物園內準備給動物吃的水果,都是優良品質、通過農藥檢測的產品,動物保育員還會細心加以清洗,才讓動物食用,所以大可放心,動物們不會因為吃了果皮,而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 比較令動物園擔心的是,偶爾會有遊客自備水果、飼料想要餵食動物,甚至將食物連同包裝袋投入動物展場。要是動物因此誤食塑膠袋、不適當的食物,就會對健康造成威脅、甚至導致死亡。動物園希望民眾可以相互提醒,不要餵食動物園內的動物,確實遵守「愛牠,就不要餵牠」,一同守護動物朋友們的健康。 河馬下午茶點 自己種的喔 台北市立動物園非洲動物區的河馬戶外活動場,除了每天早上大約十點左右的例行餵食外,近一年來,還增加了每周數次的狼尾草「下午茶」,在提升河馬照養福祉外,意外讓河馬與費心提供食物的環境組阿姨們,培養出特別的互動情誼。 為什麼河馬群會有狼尾草下午茶呢? 台北市立動物園為了配合田園城市政策、友善環境的循環經濟理念及改善舊花臺漏水問題,特別在河馬戶外活動場附近,範圍長達二四○公尺的花臺,種植淺根的狼尾草,同時運用河馬「自己生產,天然又營養」的黃金,加上吃剩的枝條與落葉等廢棄物做成有機質堆肥,讓狼尾草長得健康又肥美。在健康及適口性的考量下,也因此優先嘉惠具有地利之便的河馬群(其次是非洲象和水豚),讓牠們能盡情享用鮮採牧草下午茶。 負責花臺區種植管理的環境組阿姨,近一年來,常在下午時分,不定期提供河馬新鮮的狼尾草,過程中,阿姨和常來參觀的遊客都發現,原本悠哉悠哉泡在水裡的河馬群,只要阿姨推著剛割好的狼尾草堆過來,觀察力敏銳的河馬群,眼睛馬上睜開,腳步立即移動,快步邁向狼尾草堆,準備開心進食。 把鮮嫩可口的狼尾草吃光光後,河馬群緩緩往水池移動時,總會有幾隻河馬再回眸和阿姨相望,眼裡似乎有一些企盼,好像還想再多得到一些狼尾草的樣子,這樣的畫面幾乎每周都會上演好幾次。如果大小朋友剛好在下午時分遇到阿姨在花臺收割狼尾草的話,歡迎繼續留在河馬戶外活動場旁,一起觀察河馬與阿姨的有趣互動喔。 前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人間有愛惠及倉鼠 下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寶貝鞋鞋一口令一動作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 鞭炮聲 讓毛小孩驚嚇崩潰 【印象旅人】日韓台賞浪漫繡球花【海闊天空】澎湖花火節閃亮登場生態攝影 的歡喜和憂心AI 未來終將成為職場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