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走過台灣民間老照片(14-2)光復後新生兒的來臨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9.03.15 語音朗讀 57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小姐姐開小汽車:民國50年代的台北兒童樂園,一對姐弟坐著小汽車,擔任駕駛的小姐姐既緊張又興奮,家長站在欄杆外,開心的看著這一幕,同時也為小姐弟留下珍貴的童年照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日治時期的教室:民國40年代,一所國小的學生集會,可以看見每一個人身上都穿著圍兜,教室的建築為日治時期延續的木造房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黃金童年:民國40年代,在外面亂跑的孩子享受著黃金童年。由於大人任由兒童在外面玩耍,孩子們也就自己發展出很多種遊戲,物質上雖然貧乏,但精神上很滿足。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北兒童樂園的旋轉杯:民國40年代,那個時候 電動遊樂場非常少,孩子們一坐上旋轉杯子,既 新奇又興奮,大人會替他們照相,許多人的童年 都留有類似的相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登高的神氣:民國50年代,到兒童樂園玩耍的女 孩,流露出登高的神氣。這種方格形的鐵欄杆是 學校和公園常見的體育設施,甚至到了今天還是 如此。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榻榻米上爬行的幼兒:民國40年代,一名幼兒在榻榻米上爬行,這是日本房子, 內部的裝飾與隔間是日本式的,連孩子也還穿著日式的睡袍。光復後,日本生活 文化的痕跡大約還持續了20年,直到70年代以後城市建築更新,才逐漸消失。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媽媽帶著小兄妹:民國40年代, 媽媽逗著妹妹,這是清貧的年代 ,但孩子們卻無憂無慮。通常一 個院落可以擠上好幾戶人,小孩 子很多,到處都會聽到孩子們的 吵鬧聲。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軍眷村裡的大哥抱著小妹:民國 50年代,軍眷村的年長大哥抱著 小妹。照片中的眷村位於鄉下地 區,家家戶戶有小院子,栽種樹 木圍上竹籬笆,所以「竹籬笆」 有時也是眷村的代名詞。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穿棉襖的小女孩:民國60年代, 走在中學校園的小女孩,深色的 棉襖有著濃厚的中國風味。一般 時尚的中國風悄悄吹起,童裝的 款式最早反映出來。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38年(1949年)後,儘管海峽硝煙未熄,但總的來說,台灣百姓的生活終於穩定下來,社會休養生息,大批的嬰兒降臨世間,他們天真無邪的容貌象徵著新時代的希望。這段時期,一般家庭尚未具備優生觀念,因此子女眾多的現象仍十分普遍,加上大人忙著工作,因此常見孩子們滿街亂跑。儘管社會物質條件匱乏,但人心也較為單純,很少有誘拐傷害兒童的事件。 50年代出生的兒童在新的環境成長,他們眼中看見的世界與他們的前輩有所不同,唯一不變的是孩子們那種很容易滿足的單純。 前一篇文章 【人間有情】金縷鞋 下一篇文章 【學堂鐘聲】一枝一葉長在心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說事後話猶恐當局者迷【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書藝心語】失去未必是禍【大江南北】道法自然千年聖境:河南老君山【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課本沒有的歷史】 孤軍營裡的疑案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 ( 18-8) 日本殖民:台北市【時光走廊】 蘇北、山東諸城【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4) 鄉間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