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成功研發無藍害類燭光OLED燈具,將送愛到司馬庫斯。圖/郭宣彣
【本報新竹訊】現代人受到「光毒」危害嚴重,但多數沒有警覺。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煇帶領的。團隊發表「藍害量化儀器」,透過儀器測量藍光,將量產銷售。
周卓煇說,此儀器精巧方便攜帶,可檢測室內外的照明與3C的「光毒」、「光害」。儀器內設有光譜儀,可測量任何光源可見光的強度,再經過儀器計算,可得到量化「藍害數值」。
「檯燈的光色很重要。」周卓煇研究發現,藍光對眼睛的危害是橘光的千倍甚是萬倍;使用白光看書時,到達眼睛的照度若是二十勒克斯,每是二十五分鐘應該闔眼休息一次;若是改用橘白燭光,則一次可以看五個小時。
「睡前滑手機,超傷眼。」周卓煇表示,許多人總愛在睡前使用3C產品,壞習慣會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威脅健康;螢幕過亮(一百八十勒克斯),只要十分鐘,就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葉伯廷指出,藍光傷眼是因其容易造成散射,尤其LED當中的藍光遠大於鎢絲燈泡,每天、長時間在藍光下的累積暴露,可能會對視網膜感光神經細胞造成傷害。
葉伯廷建議,民眾使用一小時3C產品,至少要閉眼休息十至二十分鐘,雙眼與螢幕保持三十至五十公分距離;同時注意環境光線,背景光太暗,會讓瞳孔擴張,進入眼球光線過多,背景光太亮,瞳孔保持收縮,兩者都會造成雙眼疲勞,可使用暖色系檯燈改善過暗或過亮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