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乾隆帝國史畫(6-6) 大航海時代的轉折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9.03.01 語音朗讀 24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拿著火繩槍的舟山士兵:使團對於中國軍隊做了許多記錄。他們對中國軍隊的評價甚低,認為中國軍隊訓練差,軍事策略落伍,使用的火槍也十分落後。他們不太理解,當中國人的智慧實際上可以生產與歐洲一樣優秀的武器時,為何中國政府仍讓他們的軍隊使用拙劣的裝備。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祭祀:中國人凡事求神問卜,使團參觀中國寺廟,記錄了中國人用卦簽尋求私人問題的答案,廟裡的僧侶則負責解釋簽文。儘管特使團並不瞭解中國的神話,但他們仍記下了各種神像的特徵。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天津附近的碉堡:天津附近的白河、運河和海河的交口有一座碉堡,掌握著港口的動態。這裡駐有一支部隊,其任務在於通告何人抵達,一旦發生緊急狀況,他們也能快速發出信號,呼叫援兵。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航行中的海船:中國海船通常是商船,載 運貨物往返近海各省。船艙裡有多個隔間 ,好處是如果一處損壞,船仍可行駛,壞 處是載貨量有限,特使團對中國船隻的製 作工藝觀察入微。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高官與家僕:中國人普遍使用椅子,但有時還是 會盤膝而坐。畫中身穿朝服的是一名高級文官, 帽子上有紅色寶珠和三眼雀翎,脖子上掛著朝珠 ,他端坐抽菸,等待訪客到來,家僕站立一旁, 拿著主人的菸絲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一名商人:這個人的穿戴在中國的中層階級十 分常見,無袖的絲質背心帶著一對絲絨衣領, 襪子是夾棉的,鞋上繡了花。這個小商人的菸 、菸袋、小刀和筷子全都掛在腰間,右手挎著 一個籃子,裡面擺了燕窩,準備賣給城裡的有 錢人。他的背後是杭州府。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喇嘛的畫像:清朝成立以來,滿漢的宗教習 俗日趨接近,畫中的僧侶來自遠處的寺廟, 俗稱「小布達拉宮」,很靠近皇帝的熱河行 宮。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綜觀亞歷山大的作品,從其中國題材作品的精確與細緻,可以看出他對中國及中國人觀察之敏銳,也說明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中國已經成為英國乃至於歐洲重點關注的對象。使團來華之前做了大量功課,他們對另一種文明的觀察角度以及探索的深度,是保守封閉的中國人遠不及的。使團成員在旅行過程中對中國人的生活、生產方式的詳實記錄便是一個例證,如對船閘、水車這類充滿中國智慧的裝置的考察,包括了對外觀的如實描繪和對功能的簡述。 當時中國人對西方文明的態度,從使團帶來的禮物的遭遇可見一斑。英王送給乾隆皇帝的精密儀器、快膛槍等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成果被當作「工藝品」,擺在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的角落裡,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圓明園的時候,這些「貢品」仍然完好無損的擺在那裡,六十多年來都沒有人動過。 從鴉片戰爭起,曾經輝煌的中華帝國就陷入了泥潭,舉步維艱,早年馬嘎爾尼使團泛海攜來的那些「貢品」,本可以作為打開近代化之門的一把鑰匙,然而直到走投無路時,中國人才意識到可以「西學為用」,而此時即便是奮起追趕,也已錯失近一個世紀的發展良機。 西方世界通過亞歷山大這個西方人的眼睛和畫筆瞭解中國,18世紀末開始盛行的外銷畫,則是通過中國人的畫筆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國。威廉.亞歷山大有關中國的精美畫作的傳播,在歐洲掀起了一股中國風,來到中國的水手和商人都熱衷帶回一些可以展現中國的藝術品,這使得外銷市場上對用西畫技法表現的中國風俗大為渴求。 在廣州這個當時中華帝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城市,畫館如春筍般湧現,很多外銷畫家在緊靠十三行的同文街和靖遠街開設了畫室。但是,水彩畫所用的紙張多半需要從歐洲進口,這樣一來就不能滿足外銷商品成本低廉的要求。為降低成本,智慧的畫師們找到了合適的替代品——取出一種名為通脫木的植物莖髓,旋轉切割成片,再在這種薄片上作畫,完成後的作品統稱通草畫。 通草畫的內容多是反映中國的社會風俗,如耕種、育蠶、刑罰、服飾、禮儀等,基本上都採用流水線的繪畫方式,因此品質不易保證,但仍有極少數繪製精細的精品。 總體來說,這些畫作都可以看作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對中華帝國的側寫,能為我們提供珍貴、直觀的歷史資料。 前一篇文章 【禪門語彙】木人 下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大肚能容的仁君 宋仁宗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說事後話猶恐當局者迷【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書藝心語】失去未必是禍【大江南北】道法自然千年聖境:河南老君山【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課本沒有的歷史】 孤軍營裡的疑案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