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誼】皇甫謐拒官治學

文/劉振廣 |2019.02.27
1856觀看次
字級

文/劉振廣

魏晉時代文學家、醫學家的皇甫謐,出身名門望族,曾祖皇甫嵩官拜征西將軍、太尉,至其父家道衰落。皇甫謐幼年喪母,過繼給叔父,年二十仍遊蕩無度,人以為痴顛。

當時,他把得到的瓜果進獻叔母,叔母哭著教誨他:「《孝經》說『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你這麼大了也不讀書,送幾個瓜果就能安慰我?」皇甫謐深受感動,從此立志發奮讀書。家鄉書讀盡,便給晉武帝司馬炎寫信借書。司馬炎沒有責怪,給他送來一車書,成為佳話。到二十六歲,他編著了《帝王世紀》、《年歷》,小有名氣。

這時,徵召他去做官的信件紛至沓來。家鄉安定郡守叫他去做「上計掾」,他拒絕了。四十二歲那年他得了風痹癥,悉心攻讀醫學,把古代著名的三部醫學著作《素問》、《針經》(即《靈樞》)、《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纂集起來,「刪其浮辭,除其重覆,論其精要」,並結合自己的經驗,寫出了一部為後世針灸學樹立規範的巨著——《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也稱《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

相國司馬昭召他到朝廷供職,他又拒絕了,仍是廢寢忘食地鑽研典籍,作《釋勸論》。晉朝建立,武帝司馬炎幾次下詔,讓他去做徵議郎、著作郎、太子中庶,他都一一拒絕,寫出驚世駭俗的《篤終論》。朝廷逼得緊,他就離家出走,藏到龍門洞、崆峒山等地教書。

皇甫謐之所以拒官不仕,就是為了治學著述。他認為:「非聖人孰能兼存出處。居田里之中,亦可以樂堯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後為名乎。」

他在《玄守論》中申明自己的觀點:「貧者士之常,賤者道之實,處常得實,沒齒不憂,孰與富貴擾神耗精者乎!」

太康三年,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皇甫謐去世,活了六十八歲。除醫學書籍,所著詩賦誄頌論很多,又撰《高士》、《逸士》、《列女》等傳和《玄晏春秋》,成為後世文人做人治學的榜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