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也作「點石化金」,原是一種道家仙術,意為用手指或靈丹將石頭點化成黃金。典出《列仙傳》:「許遜,南昌人。晉初為旌陽令,點石化金,以足逋賦……」
整個故事大意是說:晉朝初年,南昌有個叫許遜的人,他為人正直,思進好學,曾結交有名的道士。年輕時,許遜曾做過旌陽縣的縣令,當時,老百姓因為課稅太重,交不起租稅,一年一年下來,越欠越多,許多人都因此而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許遜同情老百姓,就用了從道士處學來的法術,把石頭點化成金子,替老百姓還了拖欠的租稅。
成語「點石成金」就是根據這個神話故事來的,形容本領不凡;現在也多用來比喻技術高超、善於修改文字,能化腐朽為神奇。
這麼一個有趣的成語,引用書典甚多,如《西遊記.第四四回》:「我那師父,呼風喚雨,只在翻掌之間;指水為油,點石成金,卻如轉身之易。」《醒世恆言.卷三四》:「鍾離先生恐他立志未堅,十遍試過,知其可度。欲授以黃白秘方,使之點石成金,濟世利物。」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九.孟浩然》:「詩句以一字為工,自然穎異不凡,如靈丹一粒,點石成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