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賴台生嘉義報導】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甘宗本指出,細小的靜脈曲張經常出現於十八至三十五歲之間,且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四倍,久坐或久站者也較易得到靜脈曲張,愛美的女性及一般民眾除應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外,適時穿著彈性襪、活動雙腿均可有效避免靜脈曲張上身。
甘宗本醫師表示,靜脈曲張的成因除遺傳外,年齡增加也會使靜脈血管內,幫助血液循環的瓣膜逐漸磨損,最終可能使得瓣膜失去功能,導致靜脈曲張,此外,懷孕也是產生靜脈曲張常見的原因,懷孕時荷爾蒙作用降低靜脈血管彈性,全身血量增加,容易造成血管鼓脹,甚至影響靜脈內瓣膜的功能,不過懷孕期間出現的靜脈曲張,有可能會在生產後幾個月內改善或消失,而經常久坐或久站的人,因為血液的壓力會逐漸使得靜脈內瓣膜功能失常,最終造成血液滯留、靜脈的鼓脹,所以較容易得到靜脈曲張。
甘宗本醫師建議民眾,可儘量找時間將雙腿抬高超過心臟的高度,或在睡覺時用枕頭墊高下肢,藉以促進腿部靜脈血液回流,另外保持理想體重,養成健走、爬樓梯、騎單車、游泳等規律運動習慣,促進下肢靜脈血流的改善。
因工作等緣故需久坐或久站時,最好每十分鐘屈曲足踝關節十次,避免血液滯留、靜脈鼓脹,由於彈性襪是用分段加壓的方式(越遠端壓力越高),將靜脈血液擠壓回到心臟,可降低腿部的靜脈壓力及血液滯留,並可降低深層靜脈產生血塊的機會,因此當長途飛行或開車時,都應該考慮穿上彈性襪,藉以遠離靜脈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