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沐雨
兒子大了,也開始賺錢了,我幫他在住家附近看到一間不錯的房子。
那天跟屋主殺價時,我一直強調兒子賺得少,希望屋主能夠降點價,讓他不用負擔這麼重。事後兒子跟我抗議,口氣也不太好地說:「媽媽,你不要一直說我賺得少,屋主不會同情你啦!」
是啊!屋主並沒因此態度軟化,我也才想到,因大環境關係,賺得不多的兒子已經很無奈了,我還不顧他的感受,一直在別人面前這樣說,他當然會覺得不舒服。只是兒子當時說話的口氣,讓我這個當媽的有點小受傷,雖然事後他知道自己口氣不好,有跟我道歉,但母子倆卻因這件小事,弄得彼此都不開心。
不知道是不是媽媽當久了,都會有這樣的毛病?喜歡自以為是地代孩子發言,結果反而傷了他們而不自知。這讓我想起小弟也抱怨過一樣的事。他說每次幫母親做回收時,她都要向那些街坊鄰居強調,因為小弟現在沒有工作才來幫她做回收,也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經由這次事件之後,我告訴自己,盡量不要再講這些自以為是的話了,而且說話前最好多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因為講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沒辦法再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