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林內寶隆生態園區

文/廖壬戊 |2019.01.28
2067觀看次
字級
紫斑蝶紀念碑。圖/廖壬戊
舊紙廠房空鐵架。圖/廖壬戊
舊庄役場。圖/廖壬戊

文/廖壬戊

寶隆生態園區位於雲林縣林內鄉一處低海拔山區,風光秀麗、景物宜人,由舊有的萬隆紙廠改建而成,緊依台三線公路,交通便利是最佳打卡景點, 吸引許多遊客進入賞玩。

進入園區大門前,一座雪白色雕塑品最為璀璨亮麗,呈斜三角形向上延伸,宛如張帆迎風航行,瀟灑俐落。頂端是隻展翅欲飛的紫斑蝶,唯妙唯肖,在蔚藍天空襯托下,益顯得突兀脫俗,優雅逸致。紫斑蝶是林內鄉民的寵物,每年春天,會成群結隊由南方飛往北部,必須途經林內鄉稍為休憩再飛行,許多外地遊客慕名前來賞蝶,只見人潮絡繹不絕,熱鬧滾滾!

偌大園區寬廣近三公頃,放眼望去碧草如茵,兩棟龐大製紙廠房已拆除牆壁屋頂,只剩橫豎交錯的鐵架空殼矗立南北遙遙相對,與三座長圓型紙漿槽結合成獨特裝置藝術。日據時代,三菱公司在此建立造紙廠,歷經歲月洗禮朝代轉移,民國六十年(西元一九七一年),寶隆紙廠於此設立,業務蓬勃發展,鼎盛時期受雇員工達到六百人,帶動當地經濟繁榮,後來,因種種因素致使紙廠歇業。

如今搖身一變,化作生意盎然的生態園地,骨董的長圓形紙漿槽錯落分散,顯得有些孤單,褪色牆壁上攀附著地錦藤蔓,茂密綠葉遮掩俗氣,可說煥然一新。槽內部粉刷得整潔乾淨,空中吊掛一張張薄木片,隨風搖擺不定,和周遭小圓孔相映成趣,象徵紙漿原料來自於原木,提醒人們珍惜生態、維護環保。

園區內有一棟古建築物,已有一○五年歷史,是日據時代的舊庄役場,也就是說林內鄉公所能保留至今彌足珍貴,值得人們巡禮,緬懷先民精神。它屬於歐洲式混凝土建築,外觀宏偉莊嚴,拱門林立線條明朗,迴廊簡潔雅俗兼具。鄉公所整修得宜,作為林內鄉藝文及導覽中心,另再種植許多蜜源植物,以吸引紫斑蝶逗留,並種植落羽松及苦苓林,供遊客休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