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穆儀
一位長輩的兒子,如願推甄上東部某國立大學環境資源學系,回首這個孩子的求學過程,實在非常正向且勵志。
一個在體制內成績不算優異、乖巧討喜的孩子,勉強念到高中即透露出「我不想再去學校」的堅定訊息。讓人不禁懷疑,我們的教育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竟讓一個青少年意志決絕地不想再去上學?
萬幸的是,他有一雙不算「正常」的父母,願意尊重其獨立人格,接納並支持他的決定,花了一年的時間,陪他到各處賞鳥、采風;甚至連上一輩的爺爺,都運用自己擅長的攝影技巧,教導他如何記錄下這些嬌客們的身影與習性。
也因為這是孩子感興趣的課題,所以他願意投入所有的心力去查找資料、向同好或專業人士請益。最終,雖然學測成績未臻理想,但卻憑藉著豐富的「鳥知識」,獲得口試委員的賞識,順利錄取。
所謂「知識就是力量」,但絕對不僅僅是指教科書中的內容;而比努力不懈更可貴的,是「樂在其中」。
現在,這孩子利用課餘時間接受培訓,希望成為一個專業的賞鳥導覽員,帶領更多人徜徉在花蓮的山水中,享受一趟引人入勝的賞鳥之旅。因為知識,他不僅彰顯了自己的價值,也建立了無所畏懼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