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孟昭明 |2019.01.25 語音朗讀 52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墨西哥國營石油公司將油管大爆炸的慘劇,歸咎盜賊在輸油管線私裝非法閥門。圖╱法新社 在布達佩斯抗議匈牙利政府政策的示威者,坐在鏈橋邊與警察對峙。 圖╱法新社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在會議中,與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茂木敏充(右)愉快交換意見。圖╱美聯社 歐盟新隱私法規去年生效以來,首 度對美國科技巨擘開罰大筆罰金。 圖╱美聯社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開幕前,大陸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中瑞企業創新大會並致詞。圖/法新社馬克宏(左)和梅克爾(右)22日 在在德國亞琛簽署新版法德友好合作 條約。 圖╱法新社選舉委員會主席(左)23日宣布,3 月24日舉行全國大選。這是泰國政府 首次正式公告選舉日期。 圖╱美聯社 整理/孟昭明 1/18 墨西哥 盜油引爆油管 奪走85條人命 墨西哥中部一處輸油管18日深夜因竊賊偷油導致油料外洩,許多死傷民眾因爭搶外洩油料而遇難。油管爆炸事件奪走85條人命。墨國公共安全部20日表示,國營的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在一開始被告知油管外洩時,因認為漏油未達「嚴重」情形而未將閥門關閉。 意外地點位於首都墨西哥市以北約129公里,國營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的圖拉煉油廠附近。盜採汽油者在輸油管私裝非法閥門,導致油料外洩與爆炸,火舌與濃煙直衝夜空,數十人因燒傷緊急就醫,現場傳出哭喊呼救聲。 1/19 匈牙利 要求廢除奴隸法 民眾大罷工 全匈牙利民眾19日發起逾一個月來最大的抗議活動,並威脅發動共產主義結束以來的首次大罷工,以施壓總理奧班廢除被稱為「奴隸法」的新法,此法允許企業每年可要求員工加班50天,等於每周要工作6天。 匈牙利國會去年12月12日通過備受爭議、有「奴隸法」之稱的新版勞工法,觸發民眾連番示威抗議,但支持總理歐爾班引進新法的總統阿戴爾,周四罔顧國內反對聲浪,簽署新版勞工法。新勞工法賦予雇主更大權利,可以要求員工把每年加班時數從250小時增至多達400小時,而且拖欠薪資期限延長至3年。 1/19 日本 促進自貿 CPTPP對新會員開大門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11個會員國19日在東京舉行協定生效後的首次部長級會議,正式宣布對新會員打開大門,並通過新會員申請加入程序,以促進自由貿易。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會議開幕式上表示,「保護主義雖誘惑人心,但我們絕不能走回頭路。對所有接受CPTPP高標準的國家,都敞開大門。預期許多致力於自由及公平貿易的國家都參與」。 這項協定的範圍涵蓋5億人口,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額達到10兆美元,約占全球13%。星、日、澳、加、越等國已保證將降低水產及其他農產品關稅。 1/21 法國 違反隱私 Google遭罰17億 全球搜尋引擎龍頭Google遭法國監管機構以違反歐盟線上隱私法令為由,重罰5000萬歐元(約新台幣17.6億元),為歐盟新隱私保護法規上路以來開出的最高金額罰款,也是歐盟新隱私法規去年生效以來,首度對美國科技巨擘開罰大筆罰金。 專家認為,法國開了第一槍,隨著政府官員採用這項新法律武器,並且測試其適用界線,未來歐洲各國政府可能會有更多監管行動。法國資料保護署(CNIL)21日表示,Google挨罰的理由是Google告知用戶如何使用個資方式缺乏透明度,用戶無法充分了解Google如何使用個資。 1/22 英國 接近亞洲 Dyson總部遷新加坡 以吸塵器等電器聞名的英國企業戴森(Dyson)22日宣布,公司總部將從英國遷至新加坡,更接近快速成長的亞洲市場。戴森創辦人戴森(James Dyson)支持無協議脫歐,但戴森公司22日表示,搬出英國並非因為英國即將脫歐或任何稅務因素,總部搬遷不會導致英國裁員。 反脫歐立場的英國《衛報》報導強調,儘管內閣不斷強調「早就知道Dyson去新加坡的事」,但近幾周SONY決定將歐洲總部從倫敦遷往阿姆斯特丹、老牌渡輪公司P&O準備把所有船隊改註冊為賽普勒斯籍,似都彰顯「英國商界走入不安的崩潰高峰」。 1/22 瑞士 WEF 企業巨擘承受政治壓力 世界經濟論壇(WEF)22日在瑞士度假勝地達沃斯登場,以往中國大陸受到政治領袖的熱忱歡迎,但今年卻感受到不同的政治氛圍,華為、高盛等與會巨擘都捲入政治爭議,一些科技業巨人面臨各國加強監管,連金融巨鱷索羅斯也承受空前的政治壓力。 美國總統川普已連續兩年未出席WEF,大陸代表團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率領,王岐山演講就大陸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等重大國際問題,闡釋看法和主張,此次大陸握有極大話語權。 根據連續25年參加論壇的智庫領導人坎普(Fred Kempe)觀察,美中之爭是論壇的主軸。 1/22 德國 法德簽約 推動組建歐洲軍隊 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22日在德國西部邊境城市亞琛,簽署新版法德友好合作條約,宣告法德友好合作的決心和行動目標。觀察家認為,新版條約意在重振法德軸心在歐盟內的地位。梅克爾說,新版條約旨在建立法德「共同軍事文化」,並「促進歐洲軍隊成軍」。 新版條約寫明,法國和德國承諾在涉及歐盟的重大議題上保持一致立場,發表共同聲明。此外,雙方還計畫在聯合國以共同體形象出現,步調一致,同進共退。根據條約,兩國在外交政策、國內外安全事務和其他諸多領域都將異口同聲。 1/23 泰國 3月全國大選 盼回歸文人統治 泰國選舉委員會23日宣布,將於3月24日舉行全國大選。泰王瓦吉拉隆功已簽署敕令並由王室公報頒布,這是泰國政府首次正式公告選舉日期,也是泰國軍方2014年發動政變接管政權的首次泰國全國選舉,盼選後回歸文人統治。 泰國軍政府多次推遲選舉日期。根據泰國「下議員選舉法」,選委會須在泰王敕令生效後5日內確定大選日期等細節。 軍政府上月取消政治活動禁令,允許政黨進行競選活動,選舉日的公布也宣告競選活動正式起跑,不過各政黨早已私下展開運作。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如是說2025.05.07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