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 翻轉舊榖倉成偶戲村

 |2019.01.09
1779觀看次
字級
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是由舊穀倉改造而成,不只是劇場整個村子都是表演舞台。圖/何定照
「利澤偶聚祭」安排帶觀眾遊一旁的利澤老街,圖為老戲院。圖/何定照
藝術村內設有偶戲工廠,提供各類戲偶材料。圖為藝術總監鄭嘉音。圖/何定照

【本報宜蘭訊】破敗數十年的榖倉群,變身充滿歡笑的偶戲村;荒廢的農會大樓,化為民眾與國內外藝術家共享的藝術基地。無獨有偶劇團二○一三年進駐宜蘭縣五結鄉利澤村,逐年翻轉當地閒置空間面貌,不但讓劇團升級亞洲最具規模的偶戲創發平台,也帶動利澤的藝術與觀光發展。

創設於一九九九年的無獨有偶,向來追求當代偶戲的各種可能,卻苦於無空間製作、存放大型偶,更不可能像著名的美國麵包傀儡劇團那樣自耕自煮、自食其力。二○一三年,劇團租下利澤老街旁三座穀倉,榖倉間形成的院落自成一區,成了「利澤國際偶戲村」基地,全團開始實踐共同生活、創作、勞動的夢想。

「一開始真的很辛苦。」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說,劇團身為外來客,為想與當地建立好關係,努力釋放善意如配合活動等,但要調整合作默契,自然需要時間。為證明劇團長期耕耘的決心,她不僅將戶籍遷到宜蘭,父母也搬來定居。

藝術走進社區

向下扎根

經過一次次演出、導覽、教學,逢假日周末就辦活動,且附近三個村都免費,又常與學校、社區合作下,居民愈來愈熟悉偶戲村,「我們希望他們覺得也是村裡一分子」。鄭嘉音說,端午節偶戲村做香包、包粽子,有阿嬤帶孫來參加,還說他們粽子包得不好,但偶戲村都很高興:「他們願意進來了!」

近年偶戲村串連附近觀光景點,舉辦一日遊到三日遊,還有夏令營、工作坊等營隊,結合看戲、製偶、觀文史、划船等,甚至吸引遠從台北、台中的親子參加。二○一七年起,偶戲村更舉辦「利澤偶聚祭」,邀請各國偶戲團同聚一堂演出,另有老街導覽、藝術市集、藝術對談等,三天兩夜盛宴為小村帶來不少人氣。

從五年前僅盼有地方做偶、放偶、排練,到今日成了偶戲村外加「藝享基地」,甚至開辦外國藝術家駐村計畫,吸引全球近三十位偶戲家報名,儼然讓偶戲村成為藝術搖籃。鄭嘉音說,她當年目標可說達成百分之五百,但長年累積的龐大整修費和每月六十萬元起跳的營運費,也成苦惱。未來劇團會更努力連結產業與市場,嘗試開發更多商品並與更多產業結合,希望在創作、經營、謀生間達成平衡,落實「偶戲工作者靠偶戲賺錢」的願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