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莉敏
鄰居家的小女孩因為是九月出生的,小名就叫「九月」,鄰里間相處融洽,我沒事常到她家串門。一歲多的孩子,剛學會走路又走得不穩當,常常歪歪扭扭間就聽到「啪」的一聲,跌倒了。
九月一跌倒,小小年紀卻也知道察言觀色,第一時間察看父母的臉色和反應。讓我詫異的是,九月的媽媽從不急著把她扶起來,甚至還坐在沙發上哈哈大笑,那種遇到喜事般的笑聲,在我聽來還真有點誇張。好幾次,跌倒的九月剛撇了撇小嘴想哭,一看到媽媽蠻不在乎地大笑,也就若無其事地爬了起來。
有一次,我看跌倒的九月一直沒爬起來,動了惻隱之心想扶她一把,九月的媽媽卻朝我遞了個眼色,偷偷擺擺手,接著用鼓勵的目光盯著趴在地上的九月說:「九月是個勇敢的好孩子,自己爬起來!」
表情看起來挺委屈的九月,聽媽媽這麼一說,知道讓大人扶起來的美夢破滅了,淚水直在眼眶裡打轉。接著,她用雙手支撐住地面,掙扎著爬了起來,忍著疼痛一瘸一拐地走到了媽媽面前,只聽見九月的媽媽欣喜地說:「對,跌倒了就咬咬牙,自己爬起來。」
多次目睹這樣的情景,我忍不住問九月的媽媽:「為什麼九月一跌倒,你不是去察看她哪個地方摔種破皮了,反而每次都哈哈大笑?」
她說:「孩子一跌倒,如果我緊張兮兮的,她會認為跌倒是一件挺嚴重的事情,不痛不癢也在那哇哇大哭。而且,如果孩子一跌倒就扶她起來,之後就會產生依賴性。其實,在沒人幫忙的情況下,她完全有能力自己站起來。」
我細細咀嚼這番話後,不得不感到佩服。九月的媽媽是八九後,雖然年紀輕輕,但和九月的爸爸一起在商場上打拚了許多年,過程中,必然遇到了不少困難與挫折,這樣煞費苦心地教育九月,大概也是源自於商場競爭的體驗和感悟吧!
在嬌慣和溺愛下成長的孩子,日後很難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從小養成的習性,讓他們在困難面前容易退縮,遇到挫折也很難自己爬起來。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那些從小經歷磨練的人,他們深知人生的艱難,經百折而不撓,履艱險而不驚。
溺愛不是愛,而是一種害!像九月的媽媽這樣,懂得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面對困難,才是真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