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抗戰中國國際通訊照片(7-6) 大後方的生產活動 文/徐宗懋圖文館 |2018.12.21 語音朗讀 21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家食品生產合作社使用小型手推車,運送製成品到鄰近村落的合作社,頗有效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乾季時,農民清除汲水道中的碎石,它們是從山上被急流沖下來的。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國青年會會員提供茶水給趕往北方戰線的戰地,這些勞軍團體足跡深入戰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一家生產肥皂和蠟燭的合作社,可供應一個村落和鄰近地 區所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實現自給自足是中國產業合作社計畫主旨之一。這些女工 原來是難民,現在則在附近農場採集棉花,再製成繃帶。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這個由漢口搬遷到重慶的車床,徒手操作生產。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逃出戰地的難民在內地建立棉紡合作社。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 隨著戰爭陷入僵持,日軍對中國的抗戰採取經濟封鎖的政策,尤其占領廣州以後,東南沿海的港口都置於日軍的掌控之下,使得中國無法從海外輸入武器、戰略物資以及生產機器。對於落後的中國而言,經濟封鎖不僅意味著精良武器的短缺,也代表著糧食的不足。日軍盤算,只要中國軍人、百姓陷入飢餓,中國的抗戰便無以為繼。 為了突破經濟封鎖,國民政府推動了一系列振興工業的計畫,針對中國落後的生產、運輸和銷售條件,規畫了產業合作社的運作模式。由政府提供信貸,生產簡易機器以及協助建立供銷合作社,讓農民在不增加負擔的情況下,有效地增加生產與銷售,不僅改善家庭生活,更突破日軍的經濟封鎖,從而充實了抗戰的實力。 大後方的生產活動是中國抗戰重要的後盾,是廣大的人民在艱苦的環境中用雙手報效國家的方式。也由於他們的支援,數百萬的中國軍人和敵後游擊隊才能免於後顧之憂,才能有效地打擊敵人。大後方生產活動的影像所記載的抗戰史,其重要性並不亞於戰場上直接的拚鬥。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法語】日日觀音 下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乾隆皇的香香公主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世界文明系列:塔吉克斯坦(4-3) 冬暖夏涼的氈房【時光走廊】 世界文明系列:塔吉克斯坦(4-2) 遊牧生活【時光走廊】 西洋版畫與中國世紀風雲(9-4) 自強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