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本法師
世間禪的內容,除了四禪外,尚有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已介紹四禪的境界,今繼續說明四無量心。四無量心,也分五項來說明:第一、修行次第,第二、解釋名稱,第三、修行程度,第四、修證的方法,第五、修行功德。
第一、修行次第:在四禪之後修四無量心,有兩種行人:世間行人與出世間行人。世間行人又分三種:
第一種是凡夫行人:喜歡殊勝、自在、高人一等的人,他們想當梵天王,因此證得四禪之後,進一步修四無量心。因為四禪只是在色界天中,獨善其身而已,並不能對別人有所利益,因此生到梵天中,並不能統領梵天大眾。
假使修四無量心,以十方眾生作為因緣,而進入三昧之中,以慈悲心普攝一切眾生。由於利益眾生的功德大,所以功德也無量。因此生到梵天之後,就能當梵天王,統領梵眾。因此這類的行人,得到四禪的境界後,會再進一步修持四無量心。
第二種是外道行人:雖然證得四禪,但是覺得有心識干擾,為了追求寂滅、沒有心識的涅槃境界,因不知破除色相的方法,而直接以邪智來滅止心念,進入無想定中。
第三種是凡夫外道的行人:得到四禪之後,厭惡色相,如牢獄般的束縛,一心只想破除色相,而修成四空定。
以上,是世間的凡夫行人,同樣證得四禪,但由於志向、喜好不同,隨其所修而有不同的境地。
出世間的行人,分為大乘行人與小乘行人。這兩種行人,得到四禪之後,進修四無量心。小乘行人修四無量心,是為了要自己調心,增長自己的福德,以便能證得涅槃;大乘行人是為了要度化眾生,必須要以大悲心為根本,所以,證得四禪之後,再修四無量心。
問:《大品般若經》說,四禪中可以兼修四無量心及十一切處等諸定,為什麼又要另外說明呢?
答:四禪中雖有這些禪定,如果不特別提出來,一般人就不知道它的功德。所以,想要修大福德的人,就告訴他修四無量心;如果,厭惡色相如牢獄般束縛的人,就教他修四無色定;修行中不能自由觀修的人,教他修八勝處;若有遮障,修行上無能通達定境的人,教他修八背捨;心不調柔,不能於禪定中依次第出入的人,教他修九次第定;於一切緣境,不能遍照修行的人,教他修十一切處。所以,菩薩依行者的根性,教修不同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