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總統蔡英文政策希望學生「先就業再上大學」,教育部因而提出「青年教育與就業儲帳戶方案」二年前開始辦理,但一○六年度僅有七百四十四人參與、一○七年度也僅有七百九十一人參與,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審查教育部預算,立委黃國書詢問此計畫算成功嗎?青年就業儲蓄方案執秘王俊權表示,「在少子化與升學主義而言以這個人數應該算成功」。
柯志恩表示,青年儲蓄帳戶不符合青年需要,預估值與實際有落差因為目前太多大學生可以白天工作、晚上唸書,連大學實習都不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何況高中剛畢業的學生?
立委李麗芬則說,大學前有工作經驗可以因為這樣子讓年輕人知道自己興趣在哪裡,今年目標已下降為一千五百人,很大部分是職缺問題。
她也說,過去學生參加此方案顧慮之一就是升大學銜接的問題,而今年許多學校針對青年就業儲蓄方案提供名額,讓參加的學生就算要繼續升學仍是暢通,因此再給機會支持。
「在少子化與升學主義的現今看來應該是成功」,王俊權表示,尤其報名的人數越來越多,明年的目標為一千五百人。
教育部也發現職缺才是關鍵,如果職缺量與質無法提升就無法吸引學生來;而在地職缺也是關鍵,包括花蓮、台東、屏東或高雄等地職缺較少,家長可能擔心學生甫畢業就在外地一人住宿,因此也會尋找更多在地職缺。最後該案遭減列二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