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黃珮婷Betty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文/黃珮婷
巴比饅頭,一家在住所拐角處,總是有人排著隊的小店。如果不是因為排隊的人潮引起我的注意,我大概來回路過上千趟也不會看到它。因為店面內縮,光線照不太進去,加上以我飛奔去擠地鐵上班的腳步,很容易就忽略掉它。
那天,看到了報導才發現自己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這家小店,創立於二○○三年,目前有二千多家分店,去年銷售額達到二十億人民幣!
這個數字幾乎就是整個台灣鹹零食市場的產值,一個饅頭包子大約一.五到兩元人民幣,一年要賣上十億個,才能達到那樣的銷售總額,而這些產值產量,是我在台灣從不曾想像過的。
在大公司裡很容易被公司的架構流程制約限制,每年跟著預算目標走,走著走著就墨守成規了。跟著去年的步驟,打保守穩健牌,是一種慣性。
反觀這間比辦公室還小的包子店,發展出多樣化的產品種類,除了饅頭包子、粗糧、點心、飲料,粥品一應俱全,還能提供加盟主彈性的選擇。
如果不願意使用官方搭配的套餐,可自行搭配,並針對不同的商圈,提供不同產品組合建議,讓一元元人民幣入袋。另外,它在中央廚房設置了類似觀光工廠的體驗區,讓孩子參與饅頭製作的過程,了解選用食材的概念,進而讓大人小孩都對這街邊品牌增加信任感。未來還將推出動漫,讓包子、豆漿為自己代言。
面對消費者期待日益增長的市場,該老總大膽地提出:未來欲提供周圍居民更多便利性的服務,例如:收發快遞、充值、買票等等。這不就是另一個7-11和全家便利商店了嗎?
一個每天我經過卻從沒放在心上的小店,竟有如此強大的產值、如此綿密的網絡,甚至對未來有著厚實的野心、蓄勢待發的能量。在這片土地上還有多少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人,讓我不得不隨時隨地全神貫注往前衝。
面對中國偌大的版圖努力適應、拚命上手,已是最基本的配備,要全方位了解市場,進而達到游刃有餘的能力,不諱言的,還有好一段路要走。
時時警惕自己,要用眺望態度面對所有的難題,光是往前看不夠,因為看短期,只撐得過當下,走不了長途。要求自己保持高度眺望的習慣,培養能看得出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格局,身邊的環境在變、競爭者在變、科技也在變,你應對的方式,變?還是不變?
(摘自《下個十年,你在哪?:時時檢視目標,無懼打掉重練,10年10倍薪不是夢》,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黃珮婷Betty
台大會計、政大國貿所碩士。大學時甫立下當總經理的志願,從研究所畢業進入花旗當儲備幹部開始,一步步實現她的願望,不到四十歲即擔任百事集團台灣區總經理。現任百事集團大中華區客戶和銷售發展資深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