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台 美國篇 羅斯、老布希告別 不同時代終結

蔡明燁(英國/台灣研究國際學刊總編輯) |2018.12.04
2819觀看次
字級

第四十一位美國總統老布希於十一月三十日過世,享年九十四歲,消息傳出,各界都表示對他的敬重與哀悼。

老布希任總統期間(一九八九至一九九三年),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是在後冷戰過渡期,以外交穩定美蘇關係及國際局勢的舵手,但他也非毫無爭議,例如美國領導聯軍發起第一次波灣戰爭,將伊拉克趕出了科威特,可是撤兵太早,導致伊拉克總統海珊的權力持續坐大,使許多藉機反抗海珊的庫德人喪生,同時也埋下了二○○三年小布希發起伊拉克戰爭的遠因。

由於老布希總統以國際為重,相對上卻在選民心目中造成他疏忽內政的形象,結果在一九九二年的大選中,二戰英雄敗給了嬰兒潮世代的柯林頓,未能連任成功。

然而老布希致力於兩黨合作,和繼任的柯林頓建立了長久友誼,這在新世紀愈趨極端的兩黨對峙氛圍裡,顯得格外不凡。老布希的大肚能容,溫和的政治立場,以及終其一生為國家奉獻的精神,令人想起「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的詩句,而他所象徵的,也彷彿是一個遙不可及、截然不同的政治年代。

同樣的,當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在今年五月撒手人寰時,享年八十五歲,亦如宣告了一個文學時代的終結。

羅斯堪稱美國泰斗級小說家,生平囊括了幾乎除諾貝爾獎之外的所有重要文學大獎,包括兩座美國國家圖書獎、兩座美國國家書評獎、三座福克納獎、首屆卡夫卡獎、美國國家藝術獎章、納博科夫終身成就獎,以及索爾貝婁獎等。他的代表作《美國牧歌》曾獲一九九七年普立茲小說獎,《人性汙點》也曾被授予WH史密斯文學獎二○○○年度最佳書籍,但他多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名單,終歸功虧一簣,看來無論人生成就再怎麼高,總難求完美。

作家一生筆耕不輟,不妥協的文風與性格,使本人及其作品都曾是爭議的焦點,他把自己和另兩位與其齊名的大師,索爾貝婁和約翰厄普代克做過比較,羅斯說:「厄普代克和貝婁把手電筒伸向世界,展示了現在的世界;我則挖了個洞,把手電筒照進洞裡。」

羅斯所代表的,是美國戰後豐沛的小說創作,也是一個充滿猶太作家精華與特色的文學時代,從貝婁、海勒、米勒、梅勒到羅斯等人,他們的移民經驗、孤立恐懼、自我鞭策向上等家庭生活元素,在在成為此一時期美國文學源源不絕的創作動力。

隨著時移勢轉,美國與世界文學自然也都不斷蛻變、演化,羅斯的辭世,無形中為上世紀戰後美國小說的年代畫下了一個休止符。

往後可能很難重現文學星光如此燦爛的盛況,倒不是因為文學新星無法企及、甚至超越前人成績,而是因為在新世紀眾聲喧譁的多媒體平台環境裡,一般讀者們已經很少仰望星光。

蔡明燁(英國/台灣研究國際學刊總編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