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星輝種咖啡種出興趣,一種就是十幾年。圖/取自新北市政府網站
【本報新北訊】「原本只是隨便試試,沒想到種出興趣。」新北市中和區橫路里里長呂星輝十二年前從長輩口中得知,山上有一株從日據時期就存在的百年咖啡樹,經多年放任生長已有三、四公尺高,恰巧當時台灣咖啡產業興起,他成功將咖啡種子移植到海拔約二百公尺的橫路山區試種,因為土壤及氣候更適合生長,他從原本門外漢,到一種十幾年。
呂星輝起初不了解咖啡生長的習性,移植種子多次遇困難,怎麼種都種不起來,但他不服輸,從氣候、澆水施肥量到修剪方法,靠自己一步步摸索,邊做邊學,終於成功移植。
呂星輝從採收、脫皮、發酵、浮豆篩選、晒乾、脫殼到烘培都自己來,至今園區內已有約一千五百株鐵皮卡種咖啡樹,生豆產量近一百公斤。
呂星輝表示,咖啡風味取決產地氣候、土質、肥料成分等,橫路的土壤剛好適合咖啡樹生長,山區日夜溫差大,有利果實中芬芳物質的生成,雖然七公斤果實採收烘培後只能產出一公斤咖啡豆,但他樂在其中。
呂星輝種出興趣,即使每天花半天以上時間照顧咖啡,也不覺得累。他說,希望咖啡產業能帶動當地觀光,進而提升居民收入,透過結合周邊美景,行銷橫路里,「我希望大家想到橫路,就會想到咖啡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