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銀行推動「以房養老」逆向抵押房貸。截至目前為止,共十二家銀行開辦,計二千九百二十七件,核貸額度約新台幣一百六十億元,前三大銀行為合庫銀行、土地銀行與華南銀行,市占率約九成。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日考察公股銀行「以房養老」貸款業務辦理情形,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為加速推動以房養老貸款,合庫銀行提出四大建議,首先,政府應提撥專款設立信用保證基金等相關機制,降低金融機授信風險。第二,因民法規定,最高限額抵押權設定期限的上限為三十年,應延長至五十年。
第三,建議比照購屋貸款利息於申報所得時准予扣除。第四,屆期時超過清償六個月才列報逾放款,逾放於清償屆滿十二個月轉入催收。
土銀另外提出,因以房養老貸後管理繁複,作業成本高,必須定期訪視,建議政府給予利息補貼。
土銀董事長凌忠媛表示,各家以房養老方案各有特色,藉由以房以老貸款,可以落實長照,在貸後管理時定期關懷,可以達到的社會公益性很高。她指出,房貸支出可抵稅,有很多年輕人會覺得長輩去辦以房養老會沒面子,若以房養老貸款也可以抵稅,至少可增加一點誘因,也減少長者去申辦以房養老的阻力。
合庫銀在二○一五年十一月率先開辦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陸續有其他銀行跟進,截至今年十月底,共有十二家行開辦以房養老業務,其中合庫銀核貸件數最多,達一千二百零三件,囊括四成市占率,第二名是土銀的八百六十一件,第三名是華南銀的五百八十件。
土銀指出,目前國銀推動以房養老不易,主要有四大問題,首先是貸款期間長,銀行不容易掌握擔保品價值與利率波動,且貸款金額逐年遞增,銀行將面臨房價下跌與長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