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華語歌 唱出底層故事

 |2018.11.15
1873觀看次
字級
林震宇的華語原創音樂,融合印尼當地多元文化。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我永遠記得第一次聽到印尼小孩唱中文歌的感動!」華人人口在印尼只占百分之五,一群音樂人堅持做華語音樂,用音樂記錄印尼的故事,就算「非主流」也要唱下去。

三十九歲音樂人邱烈豐,收藏許多上世紀八○、九○年代的華語歌曲錄音帶,包括王傑、張雨生、周慧敏、周華健、蘇慧倫等;這些他學生時代的「寶貝」得來不易,得託人從海外帶回,買一卷卡帶就要花掉一周的餐費。

邱烈豐說,像是鄧麗君、潘美辰等,台灣流行樂對他們這一代的印尼華語音樂人影響很大;然而印尼歷經前總統蘇哈托禁說中文三十多年,中文解禁至今不過二十年,加上華人人口少,中文歌對許多印尼人而言,就跟西洋歌、日韓歌一樣遙遠。

流星花園爆紅

情非得已傳唱

十多年前台灣偶像劇《流星花園》在印尼熱播、偶像團體F4在印尼爆紅,邱烈豐才感受到印尼人開始接受華人流行文化。

「只怕我自己會愛上你,不敢讓自己靠得太近……」,他第一次聽到印尼小孩唱中文歌,就是《流星花園》主題曲、庾澄慶演唱的〈情非得已〉;雖然小朋友發音不標準,也未必了解歌詞意思,但對他的衝擊很大,「原來印尼人也喜歡中文歌」。

現在在印尼華人聚會場合,聽得到當地歌手演唱中文歌,但多是模仿或翻唱老歌,談不上創作。邱烈豐坦言,在印尼做原創華語音樂「沒太多人尊重」,但他堅持創作,認為印尼要有自己的華語音樂。

邱烈豐的專輯已在台灣的KKBOX和MyMusic等平台上架;他的創作多以印尼底層華人生活為題材,像是一首〈爸爸的老桌子〉,道盡他對過世父親的思念。歌詞描述在廖內省小漁村庫亞拉(Kuala Enok)待了大半生的父親,有張老桌子,陪他工作、記帳一輩子。這張比邱烈豐還老的桌子,有著爸爸教他學中文、他幫爸爸拔白頭髮的回憶。

爸爸的老桌子

歌詞簡單動人

歌詞寫道:「小時候我以為那是個神奇的抽屜,每次爸爸拉開就有錢能夠提出來,長大後才明白,那是爸爸操勞賺來,給家大小依賴、每天三餐溫飽的愛。」

「老桌子依然穩穩站在那兒,永遠都沒打算要倒下。……若會說話,它會不會也勸爸爸:菸少抽一點吧。」邱烈豐在歌詞寫下:「謝謝你陪伴我爸爸度過孤獨晚霞;他對我們的牽掛,只能說給你聽吧。」生活化的歌詞,透露出對爸爸最真摯的情感。

另一位印尼華語音樂創作者林震宇,從小聽中文歌,偶像是周華健;他在印尼出過四張華語專輯,作品包括台語歌。他說,印尼是很多元的國家,華語音樂可以更豐富印尼文化,他的一首歌〈我是華人,我的太太是爪哇人〉就饒富多元文化趣味。他認為寫詞是最困難的部分,要寫出有意境的中文歌詞並不容易。

在印尼最受歡迎的流行音樂類型,是結合唱跳及跨文化元素的噹嘟樂(Dangdut)。林震宇說,華語原創音樂被接受度不高,甚至不如翻唱歌曲紅,表演機會和收入相對少,他曾為貼補家用,騎車九小時到雅加達賣東西賺錢。

林震宇鼓勵有志從事華語原創音樂的印尼人,勇於表達自己,唱出音樂。邱烈豐也說,「就算是小眾、不賺錢,我還是要唱中文歌」,希望有一天,印尼人唱的華語歌也能被非華人接受和喜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