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二十七歲的李小姐長期服用安眠藥,使用數量愈來愈高,達到每天五十幾顆,甚至連白天不服用安眠藥就會顯得精神恍惚,某日李小姐竟發生癲癇,醫師診斷發現,癲癇是安眠藥成癮的戒斷症狀。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宜釗指出,安眠藥含有苯二氮平類,若不當長期使用會出現依賴性,也會引起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神智恍惚等,一但突然停藥,可能發生戒斷症狀,包括焦慮、失眠、肌肉顫抖、意識混淆,或發生癲癇,嚴重會導致死亡。
劉宜釗說,其實李小姐因為工作日夜顛倒,長期須靠安眠藥助眠,剛開始數量不多,但後來效果愈來愈不好,因為健保有開立安眠藥的限制量,李小姐便到處逛醫院,「蒐集」安眠藥,長期下來,她除了入睡前服藥,白天不服用安眠藥也會顯得精神恍惚,用藥量逐漸增加到一天五十幾顆,一年前就出現過癲癇情形,最近有一次嚴重發作,被送入醫院;身體檢查與抽血結果,無法找到導致癲癇原因,判斷為不當使用安眠藥的戒斷性癲癇。
劉宜釗提醒,使用安眠藥不宜超過一個月以上,一天用量大約二顆,一但發現藥物沒效果,應再度就醫了解是否對該藥物沒有作用,或是否有其它造成失眠的原因,不應自行增加藥物用量。
醫師也表示,安眠藥戒除期間,會幫病患逐漸將藥物減到最適當的用量,成癮者戒斷症狀約僅會持續一周,只要有耐心,要戒除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