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博開幕 必看10大亮點

 |2018.11.03
1554觀看次
字級
外埔園區智農館,一千種珍稀植物打造「植物方舟」。圖/中央社
大地調色盤 豐原園區遊藝花源,以親子家庭族群為目標,打造如「大地調色盤」般夢幻場域。圖/中央社
天上掉下種子 后里馬場森林園區內,由藝術家林舜龍創作的公共藝術〈籽仔—從天上掉下了一顆種子〉,以數百根具韌性的竹子彎曲組成高十五公尺的「種子」,落在園區一隅。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二○一八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今天開幕,上午九點正式開園,展期至明年四月二十四日。開幕晚會七點在水湳經貿園區登場,由千名表演者詮釋「花現GNP(綠色生產、自然生態、人文共存)」三大主題。花博后里、外埔和豐原葫蘆墩三大園區,總面積達六十點八八公頃的花博園區從何逛起,必看十大亮點搶先曝光,等待民眾造訪。

一、發現館:后里園區主展館,使用綠色建材再生塑化磚,呈現鏤空、空氣可流通的明亮空間,並與老樹融為一體。遊客將歷經大甲溪生態,從出海口到雪山山頂,認識石虎棲地、與櫻花鉤吻鮭共游;藉館內溫、溼度控制,可感受出海口的溫暖溼意及山林的冷冽。

二、聆聽花開的聲音:由六百九十七個仿生花開裝置單位組成,與燈光、聲音如呼吸般連動,日夜有不同光影。旅客進入作品室內,與花朵動態合一,就像蜜蜂翻花採蜜。

三、國際庭園競賽區:全球共三十個單位參與;歐洲庭園傳達環境友善概念,如荷蘭展示風車與球根花卉,並打造全台第一棟循環建築展館;美洲區、非洲區及亞洲區庭園可看到特色建築搭配植栽,呈現國家風情;帛琉、索羅門群島與馬紹爾群島以白沙結合熱帶棕櫚,展現海島風情;台灣庭園運用傳統紅磚,展現台灣人的熱情與舊時風情。

四、原生祕境專區:以台中泰雅族射日傳說為起源,傳遞生態平衡精神,重現部落生活智慧、與自然環境的共生關係,呈現原住民傳統工藝、文化創意及樂舞展演。

五、花舞館:位於后里馬場園區正門口,兩棟構築構成8字形迴圈,分為大小兩個圓形展覽空間。小圓「蘭花館」是溫室建築,為長期蘭花展,訴說台灣蘭花產業發展史;大圓「競賽館」舉辦花藝競賽,邀海內外花藝大師展現技巧。

六、故宮花蝶館:為互動科技館,展出超人氣文物〈翠玉白菜〉、〈翠玉小白菜〉,還有傳教士郎世寧的〈百駿圖〉等,民眾可近距離一睹經典文物。

七、樂農館:位於外埔園區,建築外觀以群樹為設計元素,屋頂綠色基調,結合V型結構柱及立體化植栽。展出台灣稻米、水果、蕈菇與茶葉,呈現台灣農業故事。

八、智農館:邀「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參展,執行長李家維提供超過一千種珍稀植物,打造「植物方舟」,展示台灣瀕臨滅絕的原生植物等。設置全台首創有水底觀景窗的分水步道,讓民眾彷彿漫步水中。

九、綺想童話區:豐原園區「幸福花嫁」,策畫專為新人打造的花嫁廊道,其中綺想童話區從育苗開始配植,運用不同花卉混色,設計從深到淺漸層新娘頭紗,是台灣首次利用花種配植呈現的裝置藝術。

十、遊藝花源:位於豐原園區,以親子家庭族群為目標,打造如「大地調色盤」般夢幻場域。水面上的地景創作「浮花映月」呼應「水源蘊養萬物」策展理念;湖心小島「波光莢影」為觀景平台,傳遞「島嶼」生命力。

花博今天上午九時開園,台中市長林佳龍與三名副市長「兵分四路」,分赴后里的森林園區和馬場園區、外埔園區、豐原園區迎接遊客;開幕晚會今晚七時在水湳經貿園區登場,由千名表演者詮釋「花現GNP(綠色生產、自然生態、人文共存)」三大主題。后里、外埔入園需收費,豐原園區免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