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政府為落實城市街頭美學的理想,以「彩繪屏東」為主題,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在九處公車候車亭進行藝術改造,日前公布第一波藝術營造景點成果,引發縣民熱烈回響。
候車亭改造之所以能一炮而紅,結合地方特色,融入當地居民的常民文化,是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屏東市復興圖書館前的候車亭,藝術家以「我陪你等」的創作概念,民眾可窩在海螺殼中等車。
筆者最近到貴州旅遊,發現貴陽市中心的地下道很美觀,比台北市街頭多數的地下道更具有可看度,和屏東候車亭一樣,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文化是很重要的原因。
貴陽的地下道燈光充足明亮,搭配植栽做綠美化,柔和可親,在適當地點布置活動廣告,內容都是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資訊,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讓生活美學更加可長可久。
台北市也進行設計之都方案,目前在士林捷運站的北側也有展出,內容取材都是當地著名的人事物,透過藝術展演的手法,運用說故事的方式,讓參觀的民眾既欣賞到裝置藝術的成品,也認識了生活環境裡的點點滴滴,這樣的作法也深獲好評。
吳悅(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