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祐吉(資深媒體人)
縣市長選舉進入最後二十多天,高雄市的選情隨著韓國瑜近來造勢場合展現的龐大氣勢,結合已經好一陣子的媒體與網路高人氣,已經讓綠營從最初的老神在在,到現在陷入緊張。
據我私下了解,民進黨中央操盤大將、重要文膽都親下高雄坐鎮,多位立場偏綠的政治觀察者,在實際走訪高雄之後,也都聞出「高雄不太對勁了」的味道。
有趣的是,同一時間,偏藍的政治觀察者們,不約而同發文,希望國民黨的大老們,跟韓國瑜保持距離,不要表面上是在「幫韓國瑜」,實際上卻是試圖「沾光」,導致最後弄巧成拙「愈幫愈忙」。
微妙的選情變化透露出,韓國瑜的人氣愈來愈旺,要拿下綠營長期執政的高雄市,不再是天方夜譚;但,韓國瑜的人氣,卻不能等同於國民黨(藍軍)的人氣,也就是說,韓國瑜雖然是掛著國民黨的招牌,打著國民黨旗號,但是他的人氣,並不是國民黨給的,甚至藍軍支持者還擔心,那些原本的國民黨高層們,愈出頭愈可能壞事。
換言之,民進黨執政績效不被多數民眾認可,國民黨卻也沒能占到便宜,或者重新獲得支持;「韓流」的興起,與其說是國民黨的庇蔭,還不如說是候選人個人特質的發揮,以及領袖魅力的展現。
這一點,跟四年前台北市長選舉的「柯文哲旋風」頗為相似。
四年前的柯文哲,是在綠營的禮讓下,以無黨籍的「白色力量」形象出征,靠著媒體與網路的高人氣,加上選民對改革的期待,在綠營選票的基礎上,再吸納中間選民甚至部分藍營票而當選市長。
四年來,儘管柯文哲施政表現毀譽參半,但他表面上依靠媒體、網路的「空軍」打法,實際上他四年來耕耘「陸軍」走的基層,不比任何一位歷任市長少,讓他人氣不減,這次儘管綠營不再禮讓,不過到目前為止,他的連任之路看不出受到很大的威脅。
四年,讓柯文哲落地生根、順利奠基,這回若能連任成功,當真是「超越藍綠」。
這次高雄的韓國瑜也是一樣,不管大老們出力多少,韓國瑜都還是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他將在藍營選票的基礎上,爭取往中間靠攏,甚至吸納親綠票;而中間與偏綠選票,則是他有沒有可能扭轉局勢的真正關鍵。
無論「韓流」的最終結果如何,所有長期觀察台灣政治的人都深深感受到:藍、綠兩黨的「寒流」來了!
未來的選舉,不再是藍、綠說了算;人民逐漸厭倦了「大老」們的「喬」法,厭倦老面孔的重複出現;非典型政治人物的崛起,預告了台灣下一個世代的民選首長,將不再是「台大法律」或「台大政治」的天下。
我曾經憂心這種非典型政治人物,缺乏政治實務經驗,是否影響執政能力?但一位年輕朋友的反問,倒也有它的道理:「現在檯面上,法政科班出身、施政經驗豐富的首長們,執政成績有比較好嗎?說難聽一點,現在都已經到谷底了,這些怪人上來之後,做得再差,要比現在更差,應該也不太容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