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委許淵國昨天在立法院指出,民國七十九年次的學生進入小學到現已經歷九次課程大改革,他呼籲教育部能夠鑑往知來,幫助七十九年次以後的學生脫離「教改白老鼠」的悲壯命運。另,昨天有近六十位學者專家連署對教育部提出緊急呼籲,應該正視九十四年度「高中新課程綱要」實施後,理化基礎科學教育勢必嚴重受創,出現學生知識不足、程度下降的窘境。
許淵國昨天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表示,教育部在上個月陸續釋出九十二年度將修訂完成中小學數學新課程及高中新課程,並預計在九十四年度實施的消息,由於新課程的實施,包括教師觀念、教學習慣、教材、評量等都面臨調整轉換,衍生學生適應與課程銜接等問題,引發學生家長的關切。
他說,回顧過去十年來的課程翻修,從八十五年入學的小一新生,也就是七十九年出生的教改世代,在短短的七、八年間遭遇將近九次的課程大地震。
他以七十九年次的學生為例,他們在八十五學年進入小一適逢八十年課程改版實施第一屆(包括建構數學)、國小教科書開放第一屆,八十七學年升小三遇到鄉土教學實施第一屆,九十年度升小六不但遇到教育部頒定國小實施英文教學第一屆,更碰上教育部函令不再獨尊建構數學。
許淵國說,七十九年次的學生升上國中後,面臨九年一貫國一第一屆、國中教科書開放第一屆,九十三年度下學期參加國中基測也是教科書開放後第一屆面臨考題範圍開放,九十四年度升高一又將成為高中新課程第一屆,可望勇奪八項「第一」。許淵國呼籲,教育部應該鑑往知來,幫助七十九年次以後學生擺脫「教育白老鼠」的悲壯命運。
另外,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昨天舉行記者會指出,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後,降低了學生理化程度,而教育部制訂的「高中新課程綱要」,又大幅縮減了理化學分,勢必嚴重損及國內基礎科學教育的發展。有近六十位學者專家連署對教育部提出緊急呼籲,應該正視九十四年度「高中新課程綱要」實施後,國內理化基礎科學教育勢必嚴重受創,出現學生知識不足、程度下降的窘境;他們希望基礎物理能夠規劃兩套深度不同的教材,而不是自然組、社會組使用相同課程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