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內外交困 習藉南巡提振信心

 |2018.10.24
146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在主持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前一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赴廣東珠海考察,這也是他時隔六年再度到廣東考察。

習近平當天考察了橫琴新區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及格力電器公司,期間他表示,製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力更生奮鬥,靠自主創新爭取。他說,希望所有企業都朝著這個方向去奮鬥,要有自主創新的骨氣和志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

他並強調,從大國到強國,實體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

下一站可能是深圳前海經濟區

而由於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廣東一直被認為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之時考察廣東,是為了提振國內外對於中國經濟和改革開放的信心。

報導指出,官方媒體並未披露習近平接下來的行程,一名接近深圳政府的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習近平此行還將前往深圳前海經濟區。

歷史學者章立凡認為,此次習近平南下的主要看點在於其講話中對於國內經濟和中美關係的表態,「要看他對於國內經濟下滑的趨勢,還有沒有什麼新的主張;對於中美關係是不是繼續強硬態度,還是有所轉圜」。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政治學副教授陳澄表示,習近平這次赴廣東考察,最重要的象徵意義是提振國內外對於中國經濟繼續發展,繼續改革開放的信心。

陳澄說,「在習上任以來,在經濟改革方面一直被認為步子邁得不夠大。如今經濟上中國在一定意義上處於內外交困的狀況中,致使國內許多產業和個人的信心遭受重大打擊,表現得最明顯的就是最近一蹶不振的中國股市」。

此外,他表示,「在國際上,更是有許多質疑甚至否定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聲音」。陳澄說,「這些都對中共政權形成了一定的挑戰,也不利於經濟穩定。但正因為經濟上內外交困,提振信心更成為重中之重」。

二○一二年十二月,習近平剛履職中共總書記後就來到廣東調研,他先後抵達深圳、珠海、佛山和廣州四個城市,參觀了前海、騰訊總部大廈,考察了橫琴新區、廣州戰區等。當時分析人士指,習近平的廣東考察行程和鄧小平一九九二年南巡的路線相仿,「釋放出進一步開放經濟的信號」。

陸央行再放水6千多億挺民企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政策施行四十年之際遇到美國發動貿易戰,許多外資公司據報有計畫將部分業務撤出大陸,中國的經濟前景似不樂觀。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其中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百分之六點五,是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最慢的季度成長率。

另習近平肯定民企發展後,中國央行二十二日晚上公告,將增加央行貸款和重貼現額度人民幣一千五百億元(約新台幣六千七百五十億元),支持民營企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