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高鐵事故 繫安全帶反致命

 |2018.10.23
172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台鐵普悠瑪列車重大意外,死傷慘重,第一時間不少網友發表言論,認為搭乘高鐵、火車時,應該要繫上安全帶,才能減少避免傷亡,不過,許多醫師則是意見相反,醫學文獻證實,時速超快的火車、高鐵,一旦發生車禍,安全帶反而成為致命配備。

急診專科醫師王士豪表示,國外文獻證實,時速超快的火車、高鐵一旦發生車禍,安全帶反而成為致命配備,搶救也會慢半拍,應以製造商改善座椅軟硬度,降低傷害程度才是重要關鍵。

王士豪說,常見安全帶分「兩點式」及「三點式」,前者例如飛機坐椅使用的安全帶,帶子跨過腰部綁住,讓人無法前後移動,不過上半身並沒固定。在機上使用是注重起降及遇上亂流時刻避免晃動,兩點式安全帶不會造成很大傷害。

王士豪指出,國外研究探討,若兩點式安全帶使用在鐵路車輛,因為列車事故通常會先快速翻滾後停止,人因衝擊力道也會快速向前衝出,若被兩點式安全帶勒住肚子,肝臟、脾臟、頸椎及肋骨都可能受傷。

三點式安全帶則常見於汽車駕駛及副駕駛座。王士豪說,這種安全帶可緊緊將人體固定於座椅,當汽車急煞急停,人體不會有太大晃動,且若汽車發生事故,在高速翻覆後人也不會飛出車外,避免被後方來車追撞。

但國外研究發現,若搭乘鐵路車輛卻被三點式安全帶牢牢固定住,人雖然「飛」不出去,卻也同時限制逃生機會,搜救隊員會耗費時間在解帶救人上,反而壓縮到救人時機,喪失更多條人命,得不償失。

況且,若有些人願意乖乖繫上安全帶,有些人卻不繫,反而沒繫安全帶者會飛出去撞上因繫帶而被牢牢固定的乘客。

高鐵座椅加泡棉

降低對人體衝擊

王士豪說,國外研究結論認為,與其列車加裝安全帶,不如加強座椅安全設計。其實這從目前的列車就可觀察到,車速較慢的捷運坐椅是硬橡膠,但高鐵座椅厚度卻加厚泡棉,這是為了避免發生事故碰撞時,對人體造成巨大危害。

國內急診權威、秀傳醫院副院長王宗倫指出,高鐵時速超過三百公里,一旦急速煞車,在短短幾秒鐘,時速從三百多公里降至零,如果繫上安全帶,人體被固定在座位,但受到重力慣性影響,身體往前衝,此時,安全帶就會成為奪命殺手。

王宗倫說,在急診時,經常可以收治到因車禍意外而體內大出血的瀕死個案,很多都是在車禍瞬間受到強大壓迫,而導致腰部、頸部等部位受創,如果發生在時速更高的火車、高鐵,傷勢一定更嚴重,導致心肺脾臟都可能破裂,造成大出血,危險性更高。

從車體結構中來看,相較於自小客車、遊覽車,火車、高鐵的結構相對安全,此外,在座位設計上還加上防撞保護設計,因此,繫上安全帶,反而不是減少車禍傷亡的第一考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