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范科以誠待人 生命典範

羅智華 |2018.10.15
3634觀看次
字級
父親范科老先生與女兒范思筠(右)參與活動,元氣滿滿。圖/范思筠提供
范科老先生慶祝90歲生日,父女情深一同切蛋糕。圖/范家豐提供
范科老先生(前排中)多年前的全家福照。圖/范家豐提供
范思筠(中)與父親范科(右)及母親詹卉感情融 洽。 圖/范思筠提供

口述/范思筠、整理/記者羅智華

9月26日清晨,出生於民國16年、今年高齡92歲的父親范科老先生,在眾多子女、孫兒陪伴下解脫了病痛、離苦得樂,在聲聲佛號的引導中,告別這個人世間,父親面容看起來十分安詳、皮膚光澤依舊,就跟平常的模樣、神情沒有兩樣,彷彿只是睡著了一般。身為佛弟子的我,相信父親看起來之所以如此祥和,是因為他受到佛光加被、以及佛菩薩的指引,準備前往西方極樂淨土的路途上,繼續展開下一階段的因緣續曲。

父親往生的前一晚,我在醫院握著父親的手,陪著他說了好多好多話。在我心中,父親一直以來都是我人生路上的學習榜樣,他的一言一行以及價值觀、待人接物的態度總是深深地影響我們四個子女,透過以身作則的方式成為我們言行、身教的生命典範。

勤奮打拚 克服艱苦

就如同許多白手成家的長輩,來自於彰化縣田尾鄉小村落的父親也是從年輕就一路打拚到老。年輕時為了謀生,他前往較熱鬧的員林鎮為別人做工、砍伐竹條。後來,開始闢建洋菇寮、投入培養洋菇的生意,一朵朵白洋菇就如同一個個勇於克服艱苦的「希望」,即使遇到再多困難也不輕言放棄。正是這樣的打拚,父親靠著一步一腳印的踏實耕耘,事業也跟著逐步發展起來,之後接下台鳳公司各地洋菇寮工程,興盛時期,整個蓋洋菇寮員工人數達100至200人。

然而,人生的發展總是難以預料,正當他努力打拚的事業終於步上軌道、準備展翅高飛之際,我的爺爺卻在這時候開始生病,向來把「孝順」擺在第一位的父親,經常是忙完手邊的工作後,立刻又承擔起照顧臥病榻爺爺,儘管蠟燭兩頭燒,卻從未有一句怨言。

不過,儘管父親全心投入照顧爺爺,但最終還是敵不過病魔的摧殘,爺爺在父親40歲那年就離開了人世。爺爺往生後,家中有9位兄弟姊妹、排行老大的父親立即又擔起了「長兄如父」的責任,努力工作、張羅弟妹的生活費與學費。

沒想到才剛送走了爺爺不久,一段時間後,緊接著奶奶又出現心臟疾病的問題,在那個還沒有健保制度的年代,要治療心臟疾病是非常花錢的,不僅治療時間長,醫藥費用更是相當可觀,但為了讓病情可以受到控制,父親總是不惜花費巨資請城裡醫術最好的醫師和護士來家裡,為奶奶診療治病,即使花了龐大的醫藥費,但父親從來不以為苦,只是更努力工作賺錢,期盼讓奶奶可以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

孝順盡責 鄰里稱讚

經過將近10年的治療,奶奶在父親49歲時離開人世。此時的他又扮演起「兄代母職」的角色,不只費心照顧底下的手足,更幫助他們順利成家立業,盡職負責任的長兄態度,就連親朋好友也十分感動、稱讚有加。

除了為爺爺奶奶、家中手足不求回報地付出,父親對結褵多年的妻子、我的母親詹卉也同樣是無微不至照顧。40年前,媽媽罹患了髖關節方面的疾病,不只舉步艱難、行動不便,關節更經常隱隱作痛,看著媽媽為病痛所苦的模樣,父親心疼,更竭盡心力照顧,不惜以大半生的積蓄,讓媽媽到大醫院進行多次手術,更換人工關節,更體諒行動不便,經常協助她處理日常生活起居,直到父親92歲高齡,仍舊挽起袖子、幫忙母親盥洗、沐浴,不僅展現鶼鰈情深的夫妻之情,更讓子女看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諦。

父親年輕時受日本教育,受到日本追求完美,一言一行絲毫不馬虎的教育方式影響,長年以來總是「嚴以律已、寬以待人」,這一點從他住院期間都還堅持要穿著西裝褲、襯衫、繫好皮帶的情況,就可以看得出來;尤其重視禮儀、處事態度嚴謹,要求「凡事都要照起工來」,不能因為別人看不到就有所懈怠,或是在工作品質上輕易打折扣。

待人接物 童叟無欺

這樣堅持完美的個性不僅形塑了他在事業經營上「童叟無欺」的理念,也反映在他日常生活與教養態度,因此教育子女要以誠實、誠懇的態度來待人接物,更不能為了一己之利而影響他人權益。

雖然父親看起來總是很有威嚴、以嚴謹的態度教養四個孩子,但他對子女們「愛與付出」卻也是無庸置疑的。不僅我和哥哥以及兩個弟弟的學費都是父親辛苦打拚而來,就連我們後來出社會創業,也都受到父親的襄助。父親疼愛孫兒,經常親自騎著摩托車載著孫子、女上學,對子孫們愛護可說是溢於言表。

除了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大半生的心力,父親更是熱心慈善公益,從38歲起就擔任地方的三山國王廟建廟委員,迄今已有半世紀之久,不只如此,他也經常慷慨解囊協助地方鄉里,深受街坊鄰里的敬重。

福德深厚

佛號接引西方

雖然爺爺、奶奶在父親壯年時就告別人世,母親多年來也受到髖關節疾病所苦,但或許是因為父親深知自己是家族的支柱、不能輕易生病,父親這一路走來大多是身體康健、很少生病,即使已逾90高齡仍元氣滿滿,甚至還每天騎著125CC的摩托車到水果攤買水果祭拜祖先。直到今年9月17日,父親因身體不適住院,即使坐臥病床,但他的意識仍然很清楚。

在醫院期間除了有子女們陪伴在身旁外,佛光山副住持慧開法師也特別來到醫院為父親講經說法、開示,親自為父親舉行皈依儀式,讓父親正式成為佛門弟子。父親往生後,佛光山法師與眾多佛光人也前來為父親助念、祝禱,助父親與佛相應、往生西方。

從父親往生到現在,這段時間以來的身後事與法會籌備事宜,我十分感謝佛光山惠中寺、員林講堂、南台別院、福國寺、清德寺、福山寺、慧慈寺、妙法寺等佛光山道場上百位法師與佛光人的熱心協助,讓身為家屬的我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尤其看到這麼多位佛光山法師與佛光人的傾力相助,不只讓我深刻感受到「佛光大家庭」的溫暖外,更覺得父親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可以在一句句佛號的接引中、好好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回首父親這一生,他總是「以誠待人」,不只侍奉父母至孝、對待手足與子女更是有情有義、不求回報地無私付出,從父親身上,我學到了孝順、誠信、情義、堅毅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很慶幸自己能成為父親的女兒,能和父親擁有許多難忘的美好時光。雖然父親離開了我們,但他堅毅不拔、誠懇務實、無悔奉獻的身影和風範永存我們心中、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