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攝影】穿街走巷 采風蟳埔女 文/阡陌 |2018.10.14 語音朗讀 21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專注 圖/阡陌 閒聊 圖/阡陌 逗 圖/阡陌 身影 圖/阡陌嬉戲 圖/阡陌漁家生活 圖/阡陌靜默的蠔殼厝 圖/阡陌新修後的蠔殼厝 圖/阡陌 作者阡陌 圖/阡陌 文/阡陌 蟳埔村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海社區,距泉州市區大約10公里,原是個小漁村,位於晉江入海口,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港口。 穿梭於蜿蜒巷弄間,彷彿走入迷宮,三五孩童騎小車、捉迷藏,追逐嬉鬧,引得在門前享受奶奶餵食的嬰兒咯咯憨笑;洋房前有兩位阿嬤邊照顧孫子邊閒聊,看見鏡頭直笑得搖手躲藏,把頭上的「簪花圍」抖動得顫搖搖。一棟洋樓小院子裡,有位阿祖正逗弄著孫媳婦懷中的胖娃兒,享受天倫之樂。 走著,走著,眼前漸漸出現古老屋舍,屋簷邊,三兩婦女坐在矮竹凳上,戴著手套或指套,右手握挖子,邊挖海蠣,邊閒話家常。拐個彎,樹蔭下兩位蟳埔女面對著一堆小山般的海蠣專心挖,頭上戴著花飾,穿著小碎花上衣,下身黑色褲,腰後別著一只小巧可愛的塑膠錢包,鮮紅色彩在黑褲上更顯艷麗奪目,兩人靜靜地任由我們拍攝。轉向另一條斜巷,一堵石牆上掛著竹簍,幾根扁擔,亮閃閃陽光下譜出漁家謀生的工具組曲。 一個轉折,眼前赫然出現一棟荒廢的「蠔殼厝」,豔陽下,牆頂上的大蠔殼,散發出淡淡的海洋氣味,微風中,幾株小草自在搖曳,為老屋點出朗朗生機。 早期這裡的房子是用蚌殼裝飾建築的,當地叫「蠔殼厝」,蠔殼砌在大門左右牆及後外牆體,是用石灰漿、三合泥漿片片相砌而成。曾經,蟳埔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港口,大部分載滿絲綢、瓷器的商船從蟳埔起航,沿著閩南沿海航行到達南洋,經印度洋、非洲東岸,然後再到非洲北岸卸貨。返航時,為了讓船隻重心穩定,於是將散落在海邊的蠔殼裝在船上壓艙,載回來後堆放在蟳埔海邊,用於修建蠔殼厝。這種房子的牆體堅固,具有抗風防水功能,冬暖夏涼,很適合海邊多風潮溼的氣候環境。 來到街道上,往村頭行去,前方一棟經過整修、保存良好的蠔殼厝,在明亮的陽光下展現出獨特風采。現今保存完好的蠔殼厝已經很稀少了,我調整鏡頭,仔細記錄下它在歷史長流中的美麗倩影。 蟳埔特殊的地理位置,醞釀出獨一的民俗風情,涵蘊著泉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遺跡。 蠔殼厝、簪花圍、低頭默默挖海蠣的身影,交織成蟳埔漁村耐人尋味的人文風景。 作│者│簡│介 阡陌(本名陳雲和) 出生於西元一九四六年,台灣屏東農村。 喜歡親近大自然、旅遊和寫作。五十五歲開始跟隨李坤山老師學習攝影,透過小小的觀景窗,用心觀察大自然和生活周邊的人、事、物,視野漸漸拓展,心靈日益豐富。從此,攝影結合文字,成為其努力寫作的原動力。 前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下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熱門新聞 01【遊藝筆記】一騎紅塵妃子笑:唐宋荔枝(下)2025.09.0202鳳山區公所發放物資 佛光山響應2025.09.0203【浮世畫框】一朵雲,行進京都──日本首展小記2025.09.0204佛光童軍與時俱進 邁向永續發展2025.09.0205《365日》贈瑞典酒店 旅客啟迪心靈2025.09.0206奇妙數字遊戲—— 三進制2025.09.0207二進制到三進制2025.09.02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12025.09.0209【人間天使】孫女報佳音2025.09.0210阿富汗強震 逾 800 死、3000 人傷2025.09.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魔術師】六十石山 金針花開滿山坡【手機開麥拉】影子是最佳配角【素人攝影】城市追雲讓心情乘風飛揚【紀實攝影】佛光山 晨昏光影 氣象萬千 作者其他文章【海闊天空】 探訪古文明 【人間風景】公車站旁的花與果【紀實攝影】台北天空 風與雲愛淘氣【印象旅人】深坑行 看雲朵在古宅間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