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鎮宇
這幾年,透過全天候的臉書和LINE,我和許多同學有了一些連繫;同學會像是一連串忽高忽低的音符,在我年過半百的生活中,寫下一段段心動的樂譜。
近日邀集國小同學到市郊走親水步道,一名女同學帶了先生和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是十歲大的身障女孩。同學夫妻全程輪流或牽或背,到了溪邊更是呵護在懷,牽引她的小手撥弄清涼的溪水,按揉她不能像別人一樣自在活動的雙腿,女孩的笑容在陽光下有著一般孩子的天真燦爛。
其實同學的孩子已成年,這兩個小孩是她的姪子、姪女。她體恤弟弟與弟媳的辛苦,不僅在假日幫忙帶孩子,也曾經在班上陪讀了幾個學期。幸好多了這兩雙溫情的手臂,讓這個小女孩享有更完整的愛。
每位多年不見的老同學,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這對溫柔善良的同學夫妻,用生命「出版」了一本感人的故事集,翻開書後,撲鼻而來的是一股淡雅的芬芳,還有幾頁美麗的插畫。我相信,因為這本故事集,夫妻兩人一定「荷包」滿滿,他們共同存下的,是後段人生的感情荷包。
如果夫妻能互相體貼並支持對方,收穫與付出根本不用斤斤計較。有一些夫妻年輕時各自在外奔忙,婚姻存摺裡也許存滿了名位與財產,卻不如多存一些健康和共同的興趣,如此,每年增生的利息就是情感。
我喜歡閱讀,看著老同學、聽他們說話,感覺每一位都像一本書。有的像百科全書或是專業書籍,讀起來嚴肅正經卻發人深省,讓人受益良多;有的書讓人感覺較貧乏,一些篇章讀起來輕鬆愉快,讀完卻沒留下什麼印象;有些書讓人想一讀再讀,有些書翻了幾頁就「度估」。
而我自己又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身旁有一堆各式各樣但只翻了幾頁的書,還是有幾本愛不釋手的好書?幾位好同學,分享幾本好書,人生可以是這樣簡單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