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在搭火車時看見少數人趿著脫鞋,腳趾裸露,高談闊論,如入無人之地,顯得很不得體
圖/彩虹樺樺
文/顏福南
我經常在搭火車時看見少數人趿著拖鞋,腳趾裸露,高談闊論,如入無人之地,顯得很不得體;反之,我見過許多業務員穿著襯衫,筆挺的褲子,亮麗的皮鞋,看起來專業有型,還沒與之交談,就可以感受到對這份工作的熱情與投入,由此看來,一個人的穿著可以看出基本禮貌和第一印象,穿著是最好的行銷。
穿著不必是名牌,乾淨、樸素、合宜就能散發出不一樣的氣質,台灣高鐵、航空公司和超商等等知名的企業,他們都很重視服務人員的制服穿著,他們的衣服不一定是名牌,卻是明亮乾淨,給顧客專業的印象和服務,服裝等同企業形象,有的企業甚至會找服裝設計師,打造企業創新的樣貌。
不要低估穿著的隱藏力量,一個人的穿著代表品味、教養和風采。我曾經在教師面試甄選時,看見少部分人穿著花花綠綠或牛仔褲參加應試,一派輕鬆悠閒的打扮,還沒開口就給人不佳的印象,果然嘗到苦果,名列榜外。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一個懂得衣著禮儀的人,往往穿出合適的衣服表現自己,穿衣得體,容光煥發,不但自己心情愉快,也能展現自信,增進人際互動。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穿著是一個人形象的表徵,如果職場是在室內,不宜穿得過分暴露,短褲、迷你裙、露餡的深V型上衣,容易給人輕佻、不端莊的感覺。單位的主管或與人交涉生意時,可選擇深色的衣服,給人穩重、信任的印象;旅遊或參加派對交誼,可以選擇淺色系的衣服,給人愉悅、放鬆的好感;參加告別式哀傷的祭典,切忌花俏和大紅大紫,穿著要合乎場合和時間,為自己形塑良好的觀感和印象。
穿著也是顯示家庭的教育和素養,在校園裡,穿著整齊乾淨可以讓人留下好印象,合適的穿著也能贏得好人緣,學習力也比其他同學優。同樣的在職場上,我們也會通過穿著來衡量一個人的美感經驗和生活品味,合適的穿著能為自己的專業加分,也會比別人容易贏得工作的先機。
心靈美雖然比外在美重要,如果加上適度的穿著打扮,外在和心靈也能相得益彰。穿著合宜神采奕奕,神清氣爽,氣質與心靈也會同步提升,由外在到內在的修為,可見穿著是改變的開始,也是最好的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