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剉冰、助清潔工 從生活玩樂學國文

杜憲昌 |2018.10.04
2573觀看次
字級
董家興(右)鼓勵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國文,獲選補救教學教師教學典範。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協助清潔工、吃古早味剉冰,也可以幫助學生的國語文學習。北市大直高中國中部國文老師董家興,以融合中文與生活素養,鼓勵孩子從生活與玩樂中學習國文,協助低成就學生找到學習的興趣,也因而獲選教育部一○六學年度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教師教學典範,昨舉辦頒獎典禮。

典禮共計表揚十二所績優教學學校、八位教師教學典範,以及六位學生學習楷模。

董家興表示,要把這些孩子拉起來,激發興趣是重要的方法,透過玩樂與生活連結的方式活化學習,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機。董家興例舉,像是課程上到歐陽修的〈賣油翁〉,他就鼓勵孩子到夜市玩立玻璃瓶的遊戲,從中體會文章所要傳達「熟能生巧」的概念;上到〈吃冰的滋味〉,他會建議孩子去糖廠體驗古早味的冰;上到〈那默默的一群〉,他則鼓勵孩子去協助清潔隊員打掃並一同合影。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與課文產生連結,漸漸地學生不再說國文「無聊」。

教育部次長范巽綠表示,從學前到國中小學都是進行補救教學的關鍵階段,現在也有許多民間團體投入補教教學,但它們自己要去媒合學校相對比較困難,因此教育部將扮演平台的角色,盤整民間資源與力量,使幫助學校讓補救教學更有效率。

教育部每年投入國中小補救教學近十億元,每年受輔學生約三十六萬人次。但近年國中教育會考數學、英語的待加強比率(C)仍維持約百分之三十;外界懷疑,究竟「救」了什麼?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說,重點不是怎麼教,而是怎麼學。學生一旦有挫折就會放棄,教師的及時輔導很重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