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智(高雄市/前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體育組上校組長)
日前,「全民國防教育學生射擊比賽暨國防知能活動」在步訓部圓滿完成。教育部舉辦這樣的比賽,立意甚佳,就像主持活動的官員所稱,射藝是傳統六藝之一,藉由比賽可以深耕學生基本防衛技能,鍛鍊身心。既然如此,我倒是希望教育部與國防部在此立意之下,共同研商規畫更周延、更能達成全民國防教育目標的比賽項目。
射擊的確能吸引學生的好奇心,但並不容易普遍、深入推廣,因為靶場少又遠,射擊流路難規畫,槍彈調度更困難,這些限制因素,連國軍做來都有窒礙,何況是高中職學校。
全民國防教育和國防體育密不可分,除了射擊,還有其他更容易實施、更能夠達成目標的選項。
一是棒球或壘球投遠投準比賽。軍隊有手榴彈投遠投準訓練測驗競賽,考量學生訓練與安全,可以改換成棒球或壘球投擲,這項比賽具活潑與趣味性,相信更能吸引年輕人普遍主動參與。
二是障礙超越接力比賽。除了五百公尺障礙超越,還有戰鬥體適能,都可以納入比賽。障礙超越可以輕裝上場,並採接力方式。根據經驗判斷,追趕跑跳,比賽必定相當可觀,氣氛一定熱鬧,更能召喚青年學子投入參與的意願。
三是刺槍術對刺比賽﹕對刺猶如劍道比劍,穿上護具,安全有保障,盔甲一身威風凜凜,比賽不但刺激,也頗具趣味性,必定讓人耳目一新。
前述三項比賽,其實早在多年前就是高中職國防教育的競賽項目,只是刺槍術將團體基本刺槍改成對刺,為何要改?因為更符合寓教於樂的旨趣。
高中職全民國防教育經營多年,卻止於體驗射擊,即使舉辦比賽也只是少數人的活動。教育應具普遍、多元、趣味與啟發性。
除了「制式」的射擊比賽,希望做個翻轉,來點新鮮、活潑,更能讓年輕人熱血,更能達成國防教育目標的項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