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絕跡】長江豚再次復育成功 文/董瑞豐、譚元斌 |2018.09.23 語音朗讀 46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人工繁殖的長江江豚,出生已滿百日。 圖/新華網 淘淘」人工繁殖成功,見證江豚保護的成果。 圖/新華網 白鱀豚消失後,科學家致力人工繁殖江豚。 圖/新華網 江豚永遠微笑的臉十分討喜。圖/新華網 白鱀豚體色與體型和江豚特徵不同,同時有著長型魚吻。圖/新華網 事隔13年,中國中科院再次繁殖出長江江豚。圖/新華網 文/董瑞豐、譚元斌 九月十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白鱀豚館裡,一頭活潑的小江豚「F7C」迎來了生命的第一百天。這是世界上第二頭在人工環境下繁殖成功的長江江豚。 科研人員表示,小豚在剛出生時,方向感還不強,像一個小炮彈一樣到處橫衝直撞。不過,在媽媽的帶領下,小江豚很快就適應了飼養池的環境,目前身體相當健康。 白鱀豚琪琪離世多年 小江豚嬉戲的這個水池裡,曾經生活過或許是世界上最後一頭白鱀豚「淇淇」,至今仍生活著的全球首例人工繁殖江豚「淘淘」,及今年六月二日出生的小江豚「F7C」。三頭珍稀動物,三段珍貴故事,見證了長江生態保護三十多年的時代變遷。 二○○二年七月十四日,世界上唯一人工飼養的白鱀豚「淇淇」離世。時年約二十五歲的牠,在淡水鯨類動物中已屬高齡。 白鱀豚是中國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動物,僅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幹流。人類對其最早的記載見於秦漢時期古籍《爾雅》,稱之為「鱀」。 學習難得的鯨豚知識 消逝的白鱀豚,見證了長江曾經的嚴重透支。一九八六年,野生白鱀豚數量已不足三○○頭,列為「瀕危」,一九九六年又被列為「極危」,二○○六年,多國科學家聯合在長江進行大規模科學考察,未發現一頭白鱀豚。次年,科學家公認該物種已經「功能性滅絕」。 「淇淇」是一九八○年被漁民捕獲的,隨後運至中國中科院水生所。此後二十三年間,科研人員通過對「淇淇」的飼養,在白鱀豚的飼養學、行為學、血液學、生物聲學、繁殖生物學、疾病診斷與防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豐富的資料。 但這些努力終究沒能拯救白鱀豚。中國中科院水生所鯨類保護生物學學科組組長王丁回憶,科研人員曾試圖為「淇淇」配對,卻始終未能成功。科學家們在上世紀八○年代就疾呼為白鱀豚「就地保護」或「遷地保護」,但曾經如火如荼的長江「大開發」,讓這些呼聲淹沒在江水濤聲中。 13歲的人工飼養江豚 在白鱀豚消失之後,江豚成為長江中僅存的淡水豚類,也是極度瀕危的物種。為減緩江豚滅亡和保存物種,中科院水生所等機構的科學家自一九八六年以來持續提出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人工飼養繁殖研究相結合的長江豚類保護策略架構。 二○○五年七月五日,淡水豚類的長江豚「淘淘」,由中國中科院水生所首次人工飼養繁殖成功,現在已經十三歲了。 「如果沒有對白鱀豚的研究,就不會有江豚保護的成功。」中國中科院水生所鯨類保護生物學學科組副研究員郝玉江説。 經過多年的飼養繁殖研究,科研人員積累了大量關於江豚的知識,對於推動江豚野生自然種群保護、遷地保護種群建設和管理,以及開展受傷擱淺個體的救護釋放都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野生江豚已達相當量 除了成功在人工環境下繁殖出首頭江豚外,中科院水生所推動的天鵝洲故道江豚遷地保護工作也取得重要進展。據估算,目前該保護區江豚種群數量已達到八十頭左右,遷地保護種群的江豚總數超過一百一十頭,為避免該物種的野外滅絕提供了一定保障。 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第二頭江豚,目前還只有個代號:F7C。牠順利度過「百日」,意味著人工環境中飼養繁殖江豚的技術不斷成熟。 不過,科研人員更希望結合人工飼養繁殖的深入研究,為野外種群保護提供更加充實的技術保障。同時通過加強對現有遷地保護種群的有效管理,在適當時機補充自然種群。 熬過沒人理終獲重視 王丁說,江豚保護做了三十多年,曾經歷「沒人聽、沒人理」的階段,也經歷了「聽你説,但就是不做」的階段,科研人員一度流失嚴重,自己差點成了「瀕危動物」。再後來,愈來愈多人願意聽、也願意做,最近一兩年來,甚至經常有管理部門找上門來聽專家的保護建議。 他介紹,面容常帶微笑的江豚,是當前長江中生活的唯一哺乳動物和食物鏈頂端物種,其種群維護可以反映長江的生態健康狀態。二○一七年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江豚現有野外種群數量共約一○一二頭,達成「遏制種群快速下降」的短期目標。 而科學研究人員的最終目標,是避免這一珍稀物種重蹈白鱀豚的悲劇,讓牠的微笑永遠留在長江家園。 前一篇文章 【自然筆記】遇見一隻藍腹鷳 下一篇文章 【加拿大鼠類】因氣候一路北遷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