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納健檢 有助發現精神問題

陳玲芳 |2018.09.18
1126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大部分健檢只針對身體症狀進行檢測,如量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脈搏、抽血、照X光等。但根據一篇日前發表於《預防醫學報告期刊》的研究指出,將心理健康列入健檢項目,將有助於發現「有精神問題,卻未接受醫生或心理師協助者」。

丹麥的一項世代研究,研究者於二○一二至二○一四年間,隨機抽取年齡介於三十至四十九歲居住在蘭納斯市的公民,邀請他們進行健康檢查,共有四千八百七十一人參與研究,這些參與者進行身高、體重、血壓和血糖的測量,並填寫關於健康習慣以及他們如何評估自己健康狀況的問卷。

研究發現,受試者中有百分之九的人,在心理上較容易受到傷害,其中有心理困擾的人超過一半並未尋求醫生或心理師協助。因此透過心理健康檢查,能夠篩檢出須要協助、但未能獲得協助的人。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結果提供了非常具體的建議,若未來健康檢查加入心理健康項目,讓心理健檢如同身體檢查般普及,不但可達到「去汙名化」效果,讓本來有心理健康需求的人能夠直接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也能夠避免民眾「逛醫院」,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前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顧問醫師陳正宗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早些年就宣示,沒有心理健康就不算健康,台灣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進行健康檢查時,其中心理健康篩檢部分,僅有兩項題目,分別是「有沒有失眠」及「心情好不好」,且大都在診所進行,只要有勾選任一題,就會建議進一步追蹤檢查,但其實不太足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