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前瞻計畫投入長照衛福據點整建,但進度大幅落後。知情人士指出,衛福部現在進度追得緊,各縣市都在趕,專家認為,趕進度最怕品質受損,進度既然都慢了,空間規畫設計應更符老人需求,整建完畢後就不用再花心力修繕。
台中市政府社會局表示,所轄核定的十二據點,分別是長照ABC的一個A單位、四個B單位及七個C單位,有舊廳舍重新整修,也有新建工程,大部分是區公所案子。目前確實只有二據點已開工,十據點還在規畫設計。已委託各單位配合期程,在年底前完成工程招標。
不願具名地方官員表示,一項工程要經評選、招標、設計及施工,非常複雜,一年內要看到成果當然不容易。但衛福部追進度,各縣市都在努力追進度。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指出,前瞻計畫的長照衛福據點整建內涵,是以營繕工程為主,每項工程需進入政府採購程序。但申請案多是鄉鎮公所負責,而非縣市政府,不一定都熟悉長照據點的空間規畫設計。
林金立就說,計畫推動之初,他就接到一通來電,是一名某縣市鄉公所負責長照衛福據點整建的承辦人。當時對方向他諮詢,若想補強社區活動中心做長照服務使用,哪邊需注意,「但只用電話問,沒實地查看,不可能給對方意見」。
林金立表示,各縣市屬性不同,有都會型、鄉村型及原住民地區型,當老人需求不同,空間設計規畫也不會一樣,若非長照領域專業人員協助規畫,只交給工程人員施工,恐怕施工完畢,也不一定符合當地社區老人需求。
林金立說,長照衛福據點整建慢了,若是因行政程序太慢,地方政府應該解決。但既然慢了,就應更注重專業的空間設計規畫,別因為倉卒,就缺少「專業諮詢」,從服務提供者及服務使用者意見及角度出發,讓空間更好用。
林金立也建議,衛福部或地方政府可以整理長照領域專家,列表公布於官網,讓鄉鎮公所人員能就近找顧問諮詢,和建築師共同打造好用的長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