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黑熊出沒 要杜絕人類食物

 |2018.09.10
1440觀看次
字級
嘉明湖國家步道的兩座山屋屢現黑熊,專家呼籲積極作為,避免人熊衝突。 圖/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提供

【本報台中訊】嘉明湖國家步道的兩座山屋因陸續有黑熊進入找食物,緊急封閉半個月,已於本周重新開放。不過,學者表示,重新開放之後,難不成黑熊就不來了學者與專家都呼籲,山屋一定要落實管理防熊,避免發生人熊衝突的憾事,否則將重創黑熊保育工作。

近期黑熊闖入民宅吃掉禽畜、還在花蓮南安遊憩區過馬路被民眾拍攝到,屏東科技大學動物保育研究所所長黃美秀表示,熊是機會主義者,哪裡有好吃的,即使有風險,也會想要不勞而獲。她說,熊的學習力好,一但發現甜頭,就會盡量留下來。

嘉明湖國家步道每年吸引眾多登山客,黃美秀表示,雖然封山半個月,但是如果不釜底抽薪,管理落實杜絕人類食物來源,黑熊還會回來。她表示,管理單位責無旁貸,硬體設施和山林教育必須落實「防熊」,民眾也要配合,不要在山林中亂丟廚餘、放食物等,落實無痕山林的精神。

針對黑熊管理,台東林管處長劉瓊蓮表示,將針對經常到山屋的黑熊,進行聲音驅趕,像是播放環保鞭炮,請山屋管理員、清潔人員敲鑼打鼓等方式將熊嚇跑。劉瓊蓮也表示,將在森林周邊建立預警系統,當野生動物出現時,會自動回傳訊息到管理人員手機,不過,如何裝設還要進行評估。

劉瓊蓮指出,將重新檢視防熊設施,添購更多防熊櫃與防熊桶,門窗也考慮改為黑熊不會用的拉式替代推式,廚房也會採室內化,將是未來兩年內的重要工作。

近來有不少民眾於網路平台看到山屋中黑熊影片之後,紛紛留言覺得黑熊好可愛,想要前往拍攝黑熊,對此,黃美秀提醒,黑熊雖然表面上對人無害,但是風險大,民眾要非常留意。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專案經理郭彥仁表示,國外對於黑熊的安全距離,是目視黑熊約一個大姆指大小的距離。

熊出沒領域 謹記4招

正確防熊如何做?郭彥仁表示,於登山期間適時談話發出聲音,將食物正確收納放入防熊櫃、防熊桶中,此外,避免晨昏、夜間活動、避免單獨行動,是防熊最重要的四策略。

郭彥仁表示,在有熊出沒的地方爬山,在視線不清處,如過彎、轉角、茂密草叢處,要發出一些噪音,像是熊鈴或者是人聲等,他提到,在美國有些國家公園更會強烈建議要團隊行動。

除此之外,避免晨昏、夜間時間活動,郭彥仁表示,這是野生動物活動的高峰期,在這個時候活動,遇到的機會相對比較高,此外,也能注意周遭環境,如果有新鮮的熊排遺,熊腳印,熊的抓痕,很可能熊就在附近,也要提高注意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