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等國研究人員成功「重編程」了傷口中的細胞,將其轉化為幹細胞,從而有助於皮膚傷口癒合。這一技術還可用於修復皮膚損傷和抗衰老,也有助於進一步理解皮膚癌發病機理。
這項研究日前發表在英國《自然》期刊上,利用實驗鼠體內特定的「重編程因子」協助普通皮膚細胞轉化為「間充質幹細胞」,並在十八天內生長為健康的皮膚上皮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幹細胞,可發育成不同類型皮膚細胞,但嚴重的傷口往往缺失這種細胞。研究人員首先找出與間充質幹細胞有關的五十五個「重編程因子」,然後確定其中四個因子可導引其他皮膚細胞轉化為間充質幹細胞。用這四個決定性因子局部治療實驗鼠皮膚潰瘍,他們發現,潰瘍在十八天內生長出健康的上皮細胞。
目前治療皮膚潰瘍通常需要移植現有皮膚,但傷口面積過大時,往往難以找到夠大的皮膚移植。論文作者、美國索爾克研究所教授、貝爾蒙特說,新方法將來可做為其他幹細胞療法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