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節能減碳,財政部自二○一○年起開始推行電子發票。然而立意雖好,卻嚴重影響社福團體生計。加上因為經濟不景氣,多數人仍抱持「發財夢」,千萬元大獎的設立,也降低民眾捐贈意願,除不兌獎的人開始兌獎,父母提供給小孩拿到學校捐的發票也明顯變少。
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二○一七年開立六十七點七億張電子發票,捐贈社福團體僅三千三百萬張,約占百分零點四九,比例甚低。
由於愛心發票銳減,這對經費來源原本主要仰賴捐款及統一發票捐贈的社福機構造成嚴重衝擊,以致中心或院內不得不自力救濟,分別開設雜貨店,義賣民眾捐贈的物品,彌補捐款不足的窘境。
筆者一直有隨手捐發票的習慣,是因為想到這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使社會上弱勢族群得到安全庇護、安心照顧、教育幫助、得到身心保護,甚至得以給他們一個自力更生的機會,我就覺得很開心也十分有意義。
而這何嘗不也是一種體驗施比受更有福的感動與滿足呢!
筆者建議政府,不妨利用假日期間,多舉辦一些戶外活動,像是路跑或健走,不僅鼓勵國人多運動,有助身心健康,也可藉由活動募集發票,捐助社福團體做公益。
魏世昌(宜蘭市/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