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楊玉欣/立法院榮譽顧問
前一陣子我的母親來住我家,已經超過二十年沒與母親一起生活的我,感謝老天的安排,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有機會再與母親親密的待在一起,心裡真是開心得難以形容!而母親的到來,也改變了我們家的生活,除了我改變生活習慣,徹底遵循她在健康復健與飲食清潔等的生活指導外,祖孫倆也有了相處的機會,不只是一起吃飯、生活,兩個幾乎跨越了半個世紀的人,一起分享了他們彼此的喜好與價值觀。
有一天我中午出門辦事,母親跟兒子在聊天,聊些什麼我沒特別注意。晚上我回到家,發現他倆還坐在同樣的位置,這時他倆才意識到已經晚上六時了!我問兒子他們在聊什麼?怎麼可以聊那麼久呀?他說就從音樂開始聊起啊!我心想:「我媽媽六十五歲,兒子二十三歲,他倆怎麼聊音樂呀?」
他說一開始兩人彼此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後來聽彼此推薦給對方的曲目……。後來聊到「要怎樣做家事才會快樂」等等,後來他問阿嬤許多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
「阿嬤,人要怎樣才可以做到心量廣大?」
「把你最喜歡的最好的東西送給別人!」阿嬤是這麼回答的。
「你曾這樣做嗎?」看來兒子還是滿腹疑問。
「我從小沒有爸爸,小學六年級時,我去老師家幫老師一家人洗衣、煮飯、帶小孩。古時候洗衣服是要去河邊洗的,我都很認真,洗得很乾淨耶!我賺錢之後,因為我很喜歡我照顧的這些小孩,就幫他們買漂亮的衣服……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從小就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媽媽或我的兄弟,把好東西給別人,自己就會很快樂喔!」
兒子聽完回阿嬤一句:「阿嬤,你是聖人。」
晚上我先生一回家,兒子興奮的跑到門口跟爸爸說:「爸,我們家住著一位聖人!他就是耶穌,他就在你眼前,就是阿嬤!」
後來有一天,我走進廚房,看到我兒子最喜歡的隨身音響,出現在瓦斯爐旁邊。這個音響是他無論去運動或讀書甚至洗澡,都要把這個音響帶在身邊的,我問母親:「音響怎麼在這裡?」她說:「孫子要請她聽音樂,孫子說一邊煮菜一邊聽音樂,更快樂。」「爽!哈哈哈……」
又有一天,我一到家,發現音響開到幾乎極限大,我衝進家裏看,沒有兒子!只有我母親一個人,我問:「音響為何開這麼大聲?」原來又是孫子教她的:做家事時,把音響開大聲,像開舞會一樣,一邊做家事一邊聽音樂「爽!哈哈哈……」
聽到母親學著孫子的口吻說話,雖然我有點哭笑不得,但心裡還是湧上了一股可愛的感動,孫子已經在實踐阿嬤跟他說的,把你最喜歡的東西送給別人,他把他最喜歡、最寶貝的音響和音樂,分享給辛苦的阿嬤。
自從母親來家裡住之後,我衷心的感覺,家裏多了一位聖人,母親每天笑呵呵,且總會在每一件小事上看見美好,從一粒芝麻到吸塵器的功能,她都能將這些平凡且微不足道的小事,說得神奇無比,對於她所經歷的所有事物,都懷著感恩之心,連帶著也影響了在她周圍的我們,感受到了那份知足和幸福感。這不就是一個可敬、可愛的、自帶天使光環的聖人嗎?
其實「聖人」並不難見到,他是在生活中能夠帶給別人祝福與力量的人,從思想到行為上,都會真誠的將別人的益處,放在自己的心上考量,為他人著想,慷慨付出,並對他人的關愛充滿感恩的人。如果你用心覺察,會發現在每天的生活中,你的身旁就有聖人,他關心著你,為你付出,把你的一切放在心上重視著,真誠的愛護著你。反過來說,若我們在每一件事上用心,關懷別人,樂於為人付出,亦足以為聖人。
今天,不妨試著用心去發覺你身旁的聖人是誰?跟他說聲:「謝謝,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