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闕曉菁 |2018.08.10 語音朗讀 14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智利政府3日頒布法律禁止商業活動使用塑膠袋,成為南美洲首個達成這項目標的國家。圖/資料照片 沙烏地阿拉伯日前逮捕沙國民權人士,包括女權運動家巴達威(中)。圖/資料照片 抗議政府漠視用路人的路權,孟加拉學生在首都達卡發起示威活動。圖/法新社 厚生勞動省7日公布數據,日本勞工 6月經通膨調整後的實質薪資年增2.8% ,創21年來最大增幅。 圖╱資料照片美國政府7日公布對中國大陸第2批關稅 清單,包括製造半導體的設備及零件等 。圖為晶元。 圖╱資料照片美國恢復對伊朗多數產業的經濟制 裁,伊朗民眾看壞經濟,努力囤積黃 金。 圖╱美聯社澳洲人口總數7日首度觸及2500萬大 關。 圖╱法新社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任國家科 技領導小組組長。 圖╱資料照片 整理/闕曉菁 8/3智利 商家禁用塑膠袋 南美第一國 智利政府3日頒布法律禁止商業活動使用塑膠袋,成為南美洲第1個達成這項目標的國家。大型企業有6個月緩衝期,較小型企業則有2年時間適應新的法規,違者將處以370美元(約新台幣1.1萬元)罰款。 這代表智利將禁止任何形式的塑膠袋,但不包含構成直接包裝且用於「衛生必要或防止食物浪費」的塑膠袋。當局指出,國內塑膠垃圾問題達到驚人的程度,每年智利使用32億個塑膠袋,每個國民平均約使用200個。 新法6月在國會通過,智利工業塑膠聯盟聲請釋憲,主張這項舉措違憲,但遭憲法法院駁回。 8/6沙烏地 人權問題點火 與加拿大撕破臉 加拿大與沙烏地阿拉伯建交長達45年,兩國外交關係近期卻因女權運動家薩瑪爾.巴達威(Samar Badawi)被捕而急遽降溫;加國官員敦促利雅德政府「立即釋放」巴達威等人,沙國6日凌晨嚴詞譴責加拿大「干預他國內政」,將加國大使侯拉克(Dennis Horak)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並予驅逐出境。 不僅如此,沙國同時全面凍結對加貿易與投資、中止和加拿大的學生交換計畫結束所有和加拿大合作的醫療方案,沙國國營航空公司也停止直飛多倫多的班機。加拿大也公開回應,「將持續㰻吹民權」。 8/6孟加拉 學生力爭用路人安全 當局祭重法 內閣6日緊急開會,火速提案加倍重懲犯法駕駛,危險駕駛最高刑期將從3年提高至5年;若駕駛蓄意引發事故導致死亡,最高可被判處死刑。 此前,上千名孟加拉學生連續1周走上首都達卡街頭,抗議政府漠視用路人的路權。事件的起因是7月29日,正在過馬路的2名學生遭到1輛違規超速的民營公車撞死。據稱肇事司機當時正與其他業者搶客,完全不顧行車安全。 達卡人口超過1800萬,每天通勤時間都是用路人的惡夢。由於年底即將舉行大選,執政黨擔心持續的示威活動將威脅選情。 8/7日本 實質薪資增2.8% 21年來最快增幅 日本厚生勞動省7日公布數據,日本勞工6月經通膨調整後的實質薪資年增2.8%,遠優於市場預期的0.9%,更創21年來最快增幅,夏季獎金增加是主因,反映出經濟復甦的效應持續擴大。 另受惠於兼職員工薪資上揚,日本家庭6月的收入以3年來最快速度成長,但支出年減1.2%,連續5個月走低,不過減幅低於5月的3.9%及預測的1.6%。 雖然日本企業調高薪資以因應勞動市場緊俏,但由於國際上保護主義升溫,加上擔憂美國可能會對日本開徵進口汽車關稅,使展望蒙上陰影。美國若對日本開徵關稅,將傷害日本出口。 8/7美國 對陸第2波關稅清單 涉及半導體 美國政府7日公布對中國大陸第2批279項、價值16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徵25%的關稅清單,預定本月23日生效。這是川普總統最新的施壓力行動,欲迫使北京在貿易談判讓步,但中方馬上發動相同程度的報復;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8日晚間發布第二批總計333項、價值16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清單,強調與美方同步在23日零時起實施。 據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的清單,這次加徵關稅商品包括製造半導體的設備及零件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半導體產品的許多基本晶片來自美國、台灣及南韓。 8/7伊朗 因應美國制裁 搶囤黃金、外幣 因應美國7日開始重啟制裁,伊朗人民和其領導人已準備面對可能的經濟崩壞和社會動盪。住在首都德黑蘭的38歲水電工莫罕馬迪和其他許多人一樣,先前搶購了價值1000美元(約新台幣3.1萬元)的黃金,即使當地金價開始飆漲。至於政府,幾個月前就開始囤積外幣,減少不必要的進口,但趕在最後期限前輸入重要物資。 美國的新制裁禁止各方和伊朗進行涉及美元、黃金、貴重金屬、鋼、鐵、鋁、煤和商用客機的交易;地毯和開心果也禁止銷美,兩者都是伊朗的重要象徵。另一波制裁預定11月4日起實施。 8/7澳洲 人口達2千5百萬 浮出移民爭議 澳洲人口總數7日首度觸及2500萬大關,很大程度上是由移民數量增加達成的里程碑,令該國對於外來移民以及城市擁擠的爭論加劇。澳洲人口集中於沿海地區,雪梨、墨爾本兩大城占總人口的比例就高達2/5,政府希望人們尋找其他的居住地點;儘管澳洲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比方說,光是沙漠地帶就占國土面積20%。 為了解決城市過度擁擠和基礎設施壓力的問題,近月澳洲政壇和社會對於削減移民人數的呼聲日益響亮,例如前總理艾波特呼籲將永久移民配額減少8萬個反對者表示削減移民將傷害經濟。 8/8大陸 成立科技領導小組 李克強領軍 隸屬國務院的中國政府網8日公告,將設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組長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擔任,副總理劉鶴任副組長,科技部長王志剛兼任辦公室主任。 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還有: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教育部長陳寶生、工業和信息化部長苗圩、財政部長劉昆、農業農村部長韓長賦、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等。 小組主要職責為研究、審議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規畫及重大政策;討論、審議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重大項目。協調國務院各部門之間,以及部門與地方之間涉及科技的重大事項。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9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如是說如是說如是說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