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在二○一四年五月發生軍事政變,結束首位女性總理盈拉的政權,發動政變的陸軍總司令帕拉育,隨後組成實質的軍政府,自行出任總理,至今在位已經超過民選一任的四年,但究竟何時舉行大選「還政於民」,仍然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只不過,今年開年以來,泰國軍政府動作頻仍,特別是針對泰國東北部省分(府)的一些「收買人心」的大動作,卻似乎預示了大選會在這一、兩年內舉行。
為什麼呢?因為泰國東北部廣大農民,一直是遭政變推翻的前總理塔信的死忠支持者,所以塔信陣營在過去十二年以來,至少四度遭軍事政變、司法政變推翻,但是只要舉行大選,他們都能再度倚賴東北部選民翻身,重新奪回政權。這其實就是泰國軍政府最怕的,也是他們一再自食其言,推遲選舉的根本原因。
這一次,帕拉育顯然不希望再發生同樣的事情,所以在用槍桿子奪得政權之後,無視於各方要求早日舉行大選的呼聲及壓力,而是「鴨子划水」,企圖將現時的軍政府慢慢轉變為一個真正擁有實力的政治力量,希望在下次或以後的大選都能獲勝。簡單地說,就是不能再讓塔信復辟。要達成這個目的,最釜底抽薪的作法,就是將支持塔信的紅區轉綠(支持塔信者都著紅衫,又稱紅衫軍,軍人則以綠衫為代表)。
帕拉育除了承諾東北地區許多實質上的協助及優惠,這是當年塔信採行的作法,最厲害的一手,就是利用塔信當年手下的大將,成立「三人聯盟」集團,幫助他翻轉東北地區的支持。
這三個人分別是蘇利亞.賈古隆葛林吉、頌薩.提蘇丁以及頌吉.恰都斯里批塔。這三個人都是早年塔信創立「泰愛泰黨」時的創黨黨員,後來也都在塔信政府內分別擔任交通部長、工業部長、財政部長要職,其中又以頌吉為最,他早在塔信還未創立「泰愛泰黨」之前擔任外交部長期間,就已經是塔信的主要智囊,後來更是塔信贏取泰國東北部人心策略及戰術的主要設計者,甚至也是塔信陣營前幾次能夠「東山再起」的主要操盤手。
但如今這三個人已經旗幟鮮明地倒向帕拉育,很可能會讓塔信藉大選再度翻身的夢想破碎。
這三個人倒戈的原因也不難想見,過去十二年來,泰國的民選政府一再被推翻,證明民主選舉的結果只能一再形成政治僵局。在這種情況之下,還不如讓軍政府披上「民主」的外衣繼續執政。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